結合山東省農村食品產業鏈現狀和結構特點,山東省日前確定了建立“五統一”農村放心店等一系列措施解決農副產品源頭污染。
調查顯示,山東省目前農副產品生產多以農戶為單位,在病蟲害防治和疾病預防等方面受經濟、技術條件限制和傳統種養殖習慣影響,存在超量使用違禁高毒農藥、獸藥和有害飼料添加劑問題
,導致藥物殘留超標,危及農產品和食品原料安全。同時,由于農副產品分散生產,食品源頭污染監控難度相當大,成為現階段整個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突出問題。
為從源頭上解決農副產品污染,我省下一步將采取多項切實可行的措施。一是大力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業工人”等農產品產業化種植、養殖組織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實力和優勢,采取農工商聯合的形式,鼓勵農村分散的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組織起來,形成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提高農戶抗風險能力。二是加強對農村小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對農村基層小作坊、小餐館、小商店無證經營問題進行集中治理,規范農副產品生產加工行為。三是推進以農村現代流通網、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為重點的農村食品“三網”建設,引導和鼓勵將農村基層小作坊、農副產品銷售點等改造成放心店,實行“五統一”的管理(即實行統一品牌、統一進貨渠道、統一配送、統一質量、統一銷售價格),形成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袁濤 宗瑜琮)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