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六一”兒童節臨近,昨日,市消協工作人員和工商執法人員對本市玩具市場進行抽查,工作人員走訪本市4家商場,將抽查的20余件玩具送至質監部門檢驗。工作人員在抽查中發現,部分玩具的外包裝只有英文,沒有任何中文說明,有的玩具甚至是“三無”產品。
昨日上
午,工作人員先來到東部兩家商場抽查,工作人員在其中一家超市發現,該商場銷售的一種機器人玩具的外包裝上全部是英文,沒有中文標識。而在另一家商場內,個別玩具的警示標志字號太小,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文字長、寬均在5毫米以上的要求。
昨日下午,工作人員又抽查臺東兩家商場,記者發現,其中一家商場銷售的玩具裝有小紐扣或小飾品,有的僅用線縫了一針,很容易被拽下來。“這種玩具的零件很容易讓小孩吞食,造成危險。”工作人員說。
據統計,市消協工作人員昨日共抽查各類玩具20余件,其中一半玩具存在無警示標志或警示標志不明顯,還有個別玩具是“三無”產品。據了解,工作人員已將這些玩具送至質監部門,采取“破壞性檢驗”方式檢驗這些塑料、毛絨玩具是否合格,檢驗結果將在“六一”前公布。(記者段海鷹通訊員王同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