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市公安局網監支隊
曝光了3起涉嫌網絡詐騙案,不法分子打著“青島公司”的旗號行騙,但網站和用于詐騙的銀行賬號均不在我市。市公安局網絡安全監察支隊負責人還向市民透露了防上當“絕招”。
①連中連環套騙局
去年11月,萊西的市民胡先生(化名)在某網站上看到一條二手車銷售信息“本田雅閣售5萬余元”。胡先生按照上面留下的QQ號碼與一個姓林的男子聯系上。三個月后,并按照林某的要求,胡先生匯出1000元訂金,雙方約定把車開到青島交易。兩天后,林某電話通知胡先生,他已與公司銷售經理高某、汽車保鏢小張到青。由于工作較忙,胡先生因故沒有時間去交易。林某很是生氣,要求匯錢做返程路費,車先暫存在一家車行里,春節后再交易。胡先生又匯出5000元,并稱春節后再交易。
春節后,林某稱那部車已被車行高價賣出,他們會再送一輛車到青。按要求,胡先生又匯出2萬多元。后來,林某到達萊西后,拒絕與胡先生見面。最后,胡先生在總共匯出了8.7萬元后,也沒有見到那輛本田雅閣。
②因好奇被騙千元
今年4月13日,我市網民周某登錄一家網站www.,看到網站上專賣電子竊聽器。
出于好奇,周某按他們提供的電話與對方聯系后將人民幣1480元匯入賣方賬號,并約好次日在青島東部一大酒店拿貨,但是在拿貨時,賣方提出要謹慎,先不要見面,后來,周某與賣方失去聯系。賣方聯系電話與公司登記地址均在上海。
③萬元掉進低價陷阱
近日,安徽馬鞍山人邢某登錄一家網站,看到有一款索尼數碼攝像機在網上出售,只需人民幣4800元(商場標價為人民幣12000元)。
邢某按照網上留的聯系電話0532-607××××與賣方聯系后,對方讓邢某先匯1000元定金,后賣方又以種種借口讓邢某先后兩次將人民幣8100元匯入賣方賬號。邢某要求提貨,對方則又讓匯人民幣4800元。后來與賣方失去聯系,邢某懷疑被騙,遂向警方報案。
自今年以來,我市信息網絡安全報警處置中心共受理426起網絡詐騙案件,這些報案均稱被海誠數碼科技、青島嘉盛數碼、東鑫數碼等幾個購物網站詐騙,損失金額達50多萬元。
公安教你防黑招
據市公安局網絡安全監察支隊負責人介紹,他們接到的網絡詐騙案件,購物網站上的聯系電話均屬于我市某通訊公司虛擬固定電話號碼,其他涉嫌詐騙的網站、銀行賬號等均不在我市。
不法分子打著出售低價數碼產品的幌子,有所謂的青島公司,留的是青島的電話———虛擬固定電話號碼,號段一般為606××××、607××××,公司的主頁上面寫著所謂的青島地址(一般為假地址)。這些不法分子所用的手段是先寄款后發貨,由于這種網絡虛擬電話,具有固定電話特征,并且可以呼叫轉移到某個電話(上述報案均將號碼轉移至上海、福建等外地話機用戶),非常具有欺騙性。
此外,大部分人采用在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上發布虛假信息,以所謂“超低價”、“免稅”、“走私貨”、“慈善義賣”的名義出售各種產品,或以次充好,以走私貨充行貨,很多人在低價的誘惑下上當受騙。
這些不法分子詐騙方法基本相似,當受害人匯出第一筆款后,騙子以商品不零售,需批量購買或貨已運到,要匯款人匯余款、風險金、押金或稅款等借口,否則不發貨、不退款。
相關新聞
發現網騙快舉報
據公安部門介紹,這次向我市廣大網民通報涉嫌網絡欺詐的網站,正在調查之中,網民登錄這些網站購物時,要特別小心。
另外,一些不法分子在網上建立個人網頁,或者利用網上論壇、留言板、電子郵件發布國家嚴令禁止銷售的間諜器材、精神藥品、偽造證件等廣告信息,實施網絡詐騙或非法銷售違禁品犯罪。
據市公安局網絡安全監察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安機關一經發現,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立案偵查。公安機關提醒群眾,網上銷售違禁品多為詐騙錢財,盡量不要購買。
為及時發現制止網絡詐騙等網絡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強化網上打擊力度。
市民若有發現網絡犯罪的,可以登錄公安機關網監部門的報警網站(http://www.qingdaocyberpolice.cn)報警,也可撥打110報警。
本版撰稿陳勇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