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長期困擾建筑業健康發展的“包工頭”式的不規范用工方式將被“正規軍”取代———記者從前天召開的全國建立建筑勞務分包制度現場會上了解到,通過卓有成效的舉措,青島勞務分包企業已成為建筑用工的絕對主體。全市24萬建筑大軍基本實現合同管理,其成功經驗引發全國同行關
注。
據統計,青島現有勞務分包企業379家,占建筑業企業總量的29%。建筑業從業人員24萬,其中,各類管理人員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7%;一線勞務人員20萬人,占建筑業從業人員的83%,其余的6.5萬人,也與用工單位簽訂了合同,基本實現了全員合同管理。
建設部有關人士表示,長期以來建筑業“包工頭”式的用工方式,使大量“散兵游勇”在城市及工地現場聚集,對行業的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影響,突出表現在:農民工勞動和生活條件差、管理混亂,克扣、拖欠工資問題嚴重,同時,在這種用工方式下,大量農民工未經安全和職業技能培訓就進入建筑工地,給工程質量和安全帶來隱患。
據了解,青島為了解決這一頑癥,讓規范的勞務分包企業能夠快速發展壯大,成為市場用工的主體,在制度、管理等多個層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了扶持勞務企業的發展,青島理順了相關的稅收體制,規定由總承包企業繳納營業稅的,勞務分包企業一律不再繳納營業稅;對資質申辦程序進行簡化,實施“先上車后買票”,即先辦理企業暫定資質,在規定的時限內從業人員再考取上崗證;為了給勞務分包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青島規定凡10層以上高層住宅或工程造價在1000萬元以上的大型工程,均要實行進場招標,選擇有相應資質的勞務分包企業承擔施工任務。同時,青島市政府有關部門還加強了市場監管和查處,進一步規范勞務分包企業的經營,促使企業規范健康發展。(本報記者
段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