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爽 通訊員 桑巖 楊華 報道
大眾網濟南5月30日訊 7月1日起東盟全面降稅,不但涉及稅目面廣,而且幅度大,將給我出口至東南亞產品帶來實質性利好。山東出口企業應充分把握良機,促進山東對東盟出口大幅增長。
自今年7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10國開始正式實施《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
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協議規定,中國和東盟中的6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應不遲于2005年7月1日將正常類稅目中40%稅目的關稅削減到0-5%,不遲于2007年1月1日將正常類稅目中60%稅目的關稅削減到0-5%,不遲于2010年1月1日取消大多數正常類稅目的關稅,不超過250個6位稅目的關稅延遲到2012年1月1日降低到0。東盟新成員(即越南、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在2015年將多數產品關稅降到零。
記者從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4月份,山東對東盟出口7.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0.83%。其中出口貨值超過1億美元的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出口貨值同比分別增長310.3%、110.3%、81.77%和57.08%。
而且,在我省出口東盟的商品中,出口貨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金屬及制品、印染布、蔬菜、坯布、無機化工品、木材、家電、調味品等眾多產品,增長幅度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呈4倍增長。
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介紹說,泰國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的主體。以前,泰國稅率是所有東盟國家中最高的,稅率高于20%的產品比例達46%。7月1日后,該國農產品中的咖啡、茶葉、香料、糖、油脂、蔬菜、罐頭、腸衣等;以及工業品中的塑料、橡膠制品、紡織品玻璃制品、鋼鐵制品、機電產品、汽車及零部件等都是降稅的主體。其中,胡蘿卜、香菇、腸衣、蘑菇罐頭、水果罐頭的關稅將從60%降至20%;汽車零部件從40%以上降至20%;DVD和VCD的關稅從30%降至20%;照明裝置、液晶顯示板等也都大幅度降稅。省外經貿廳亞洲二處處長宋振華說,除此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將是東盟市場開拓的重點。
記者了解到,根據協議規定,中國出口至東盟的產品需提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方能享受關稅減免待遇。該證書由各地檢驗檢疫機構負責簽發,申請簽證程序與其他產地證相同。因此,我省出口企業應盡快、全面、準確地掌握區域性經濟集團互惠原產地證書的有關知識,合理運用區域性優惠政策擴大出口。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