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兩國外長30日在莫斯科簽署聯合聲明,宣布俄將在2008年完成從格撤除軍事基地的工作。格總統薩卡什維利隨后表示,這一協議的簽署有助于使兩國關系結束緊張狀態,走上新的軌道。但分析人士認為,影響外高加索地區局勢安定的多種問題的根源仍然存在
。 十年爭端一朝化解
格俄之間的軍事基地之爭已達10年之久。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它在格魯吉亞的4個軍事基地。根據199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與歐安組織達成的協議,俄先后撤除了其中兩處基地,但關于另兩處基地的撤除時間表格俄長期爭執不下。兩國此次能夠達成協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其一,盡管俄方提出了缺乏預算資金、需要時間建設新基礎設施來接納自格撤出的部隊和裝備等理由,希望撤軍有所推延,但格方則始終抱定一條:格有權決定是否在本國領土上駐扎外國軍隊。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只能安排撤離。
其二,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國力不如從前,對獨聯體各國的影響力下降,而格魯吉亞近半年來在俄軍基地問題上步步緊逼,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布什5月初訪格前更表現得咄咄逼人。但是俄方拒不接受格方的“最后通牒”,格方也不得不軟化立場,暫緩實施針對俄軍基地的強硬措施,從而避免了雙方攤牌的局面。在會談中,格方也做出了相應妥協,不再堅持把2008年1月1日作為俄軍撤離的最后期限。
不少未知數仍存在
格總統發言人恰爾克維阿尼30日對俄駐格軍事基地問題得到解決表示欣慰。但實際上,圍繞這一問題仍存在不少未知數。
首先,俄駐格軍隊何處去?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5月19日曾表示,為縮短駐格軍事基地的撤除時間,俄可能會把部分武器裝備轉移到亞美尼亞。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與亞美尼亞存在“納卡”之爭的阿塞拜疆的擔憂。阿塞拜疆副外長哈拉福夫30日重申,阿堅決反對俄羅斯將駐格軍事
基地武器裝備轉移至亞美尼亞,認為這將危及整個地區的穩定和安全。
其次,格魯吉亞能否幫助俄羅斯打擊車臣非法武裝?俄方已不止一次指出,格魯吉亞的潘基西峽谷是車臣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為此,俄方提議在俄軍事基地基礎上建立格俄聯合反恐中心。格總統發言人30日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這在人們心里投下了一個問號。
再者,美國和北約軍隊是否會涉足外高加索?俄羅斯竭力拖延撤除駐格基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擔心美國和北約軍隊會乘虛而入。俄總統普京曾直言,俄方不希望看到第三國軍隊出現在格魯吉亞,因為那將“危及俄羅斯的安全”。
盡管格總統薩卡什維利宣布,在俄軍事基地撤除后,格魯吉亞不會成為其他國家軍隊的通道或戰略基地。但俄方對此仍然不能釋懷,希望格魯吉亞將這一承諾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
俄羅斯的擔憂有其理由。今年3月2日,北約與格魯吉亞簽署了關于格向北約提供空中、公路和鐵路等交通通道的協議,格魯吉亞實質上已向美國和北約軍隊敞開了門戶。新華社記者王作葵(據新華社第比利斯5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