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島城幾家醫院了解到,生殖中心前來治療不孕不育的患者中,男性精子質量有問題,無精癥和少精癥呈上升趨勢。青醫附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孟凡會告訴記者,他們中心每天要接診不孕不育患者60至100例,其中1/5緣于男方的精子問題。 有關數據顯示,精液質量正以每
年1%的速度下降。孟凡會主任介紹,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醫院臨床精子數量正常參考值為每毫升1個億,上世紀80年代為每毫升6000萬,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這個參考值則為每毫升2000萬。按這個數據分析,現在每毫升2000萬視為正常,在過去則屬于嚴重 的少精癥。
誰是精子殺手
新陽光心理研究所醫學碩士李克富告訴記者,過去他做醫生時,給患者做精液分析,一次射精試管都是滿滿的,而現在連試管1/3的刻度都達不到。短短60年,人類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如果按這個狀態發展下去。再過60年,后果不可想像。
李克富說,調查發現,農村人口精液質量高于城市,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地區精液質量越低。精液質量下降也出現了低齡化的趨勢。與此同時,精子質量也在悄然衰退。據調查提供的數據,精子活動率和正常形態精子的比率分別下降了10.4%和8.4%。
做心理咨詢時,李克富經常接到男性有關精液液化不良的咨詢,他們為此都很苦惱。還有不少女性詢問丈夫精液少是否有外遇了。其實不是這樣的,而是現在男性普遍精子密度低下。
造成這種局面是什么原因呢?李克富說,2003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環境對生殖影響的國際研討會”上,科學家們鄭重地發出警告:全球性人類精子質量正在不斷下降———每毫升精液的精子密度由1950年的1.31億個下降到0.5億個(下降了62%);每次射精平均精液量由3.5毫升下降到2.6亳升。如不采取措施,人類將面對難以預測的危險。
關注男性健康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壓力和環境污染,是造成精子質量下降的原因。另外,影響精子質量的因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汽車尾氣、煙、酒,又比如過高的溫度、輻射和毒品等。目前人們掌握的一些證據也證明,環境污染與生物繁衍危機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某些化學物質是一些兩棲類、魚類、鳥類種群生育力下降、退化乃至滅絕的直接元兇。
人類精子質量的下降,同時也引發了對另一個長期被忽視問題的反思,那就是對男性健康,特別是男性生殖健康的關注。
中國性保健協會的數據顯示,單從生殖健康角度統計,目前我國有25%的男性有性功能或性心理障礙,10%的夫婦有不育不孕癥,成年男性性病患者達6.5%。在40歲至70歲的男性中,患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而能夠主動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不到十分之一。為此我們呼吁,男性更要關注健康。記者張麗玲
2005年3月底,上海一些媒體不約而同登了一條內容大同小異的消息,多少引起人們的警覺。消息稱,上海人類精子庫告急,不僅庫存精液數量不足,而且志愿捐精者半數不合格。
關于前者,上海人類精子庫證實說,他們每月只能提供200份合格精液,而上海地區實際需求為350至400份。目前,上海至少有10萬對夫婦因不孕不育需要就診,其中男子無精癥或少精癥占半數。
關于后者,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的檢測報告也顯示,在捐精者提供的樣本中,快速運動的精子數量、精子液化功能都呈下降趨勢;相反,其中所含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數量在增加。2004年,共有1360名男性報名捐獻精子,經檢測符合標準的僅79人。若就此大致作個推算,則志愿捐精者的合格率不會超過21%。
目前在我國,經衛生部批準可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僅6家,分別是:上海仁濟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湖南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重慶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該附屬醫院因未按規范操作已被暫停)、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以及浙江省計劃生育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