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錢卓本報通訊員吳德明 初夏時節的城陽大地,綠柳飄舞,充滿著無限生機。
中國人居環境范例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一個個“國字”品牌無不彰顯出城陽區環境建設的巨大優勢;山東省外貿出口第一區、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區……一張
張“創新”品牌也都凸現出城陽區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力、魅力。 品牌是無形資產
品牌代表形象,是精美的城市名片。擁有品牌,就會擁有競爭優勢,就會贏得更多機遇,就會實現更大發展。
城陽區現有市級以上名牌產品29個,總數居青島各區市首位,包括中國馳名商標喜盈門,培育出了廣源發、青特、喜盈門、青變4家山東省“百強民營企業”。
而城陽區委、區政府一班人對品牌的認識遠不止于此:品牌不僅是企業產品的專稱,它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在政治、經濟、社會各個層面都應樹立起品牌。他們提出了“品牌是競爭力,是生產力,是無形資產”的新理念,力求品牌戰略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中不斷開花結果,進一步增強全區的品牌優勢、競爭優勢。一個“人人樹品牌,全區上下創品牌”的濃厚氛圍旋即形成,一場打造品牌城陽的戰役迅速展開。
品牌創建是系統工程
創建品牌,關鍵在人。城陽區在品牌創建過程中,從基礎工作、基層單位抓起,從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人抓起,特別是在“全民參與”上狠下功夫,通過強化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典型示范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形成人人想、人人議、人人建言獻策的創品牌氛圍,把品牌戰略不斷推向深入。
以加快經濟建設為重點,培育發展開放品牌、環境品牌、金融安全品牌、科技品牌。城陽區突出“五個體現”,實施建設外經貿強區戰略,使落戶的韓國企業占全區外資企業總數的70%以上,成為韓國企業密集區;使全區外貿出口突破26億美元,成為山東省外貿出口第一區。通過建設“硬、外、軟、內”四大環境,打造青島出口加工區、城市中心區、空港產業區、環海新材料工業團地四大板塊,成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區,榮獲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在山東省縣市區政府中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在成為魯豫兩省首個一級金融安全區的基礎上,使全區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實現利潤均列青島各區市首位。實施科技興區戰略,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工作進步示范區,建成國家火炬計劃青島新材料產業基地、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
以推進社會進步為目標,積極創建精神文明品牌、城陽人品牌、文化品牌、教育現代化品牌。他們大力弘揚城陽人精神,唱響區歌、踐行誓言,呈現出城陽人良好的精神風貌,樹立起城陽人良好的對外形象。
以建設高效政府為目標,著重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一流政務品牌。城陽區強化政府工作的系統性、規范性,提高政府部門為企業、為群眾服務的水平,率先在部分黨政機關中實施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26個區直單位已通過了這一認證。
品牌的磁場效應
品牌是凝聚力、吸引力、競爭力、生產力,能夠形成強大的磁場效應,吸引大量資本、項目、人才、技術快速集聚與釋放。
城陽區實施品牌戰略,就是要對照先進找差距,以品牌為對照、為方向、為目標、為特色,激勵各級黨員干部群眾時刻體會到“解放思想無止境、創新無止境、創業無止境”,形成“品牌”效應、“磁場”效應。
對外開放品牌、科技品牌、金融安全品牌大放異彩。在對外開放上,有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商的投資,全區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26億多美元;有1500多家外企星羅棋布于這片創業熱土上,其中包括19家世界500強企業。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集團)達77家,實現年產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45%,絕對值和增幅均列青島市各區市第一位。有14家內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城陽區,極大優化了這里的投資環境。
精神文明品牌、文化品牌香飄四方。青島市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城陽區召開,向全市推廣了城陽區精神文明建設經驗;青島市第二屆“大地歡歌”文化藝術節、青島市第七屆“聯通情”農民電影節在城陽區舉辦,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城陽美高合唱團應邀到韓國仁川市南洞區友好演出,實現了城陽區對外文化交流的新突破。
當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開始后,試點單位的投訴處理滿意率、業務限時辦結率均達95%以上,公開承諾服務兌現率達100%,群眾滿意率在90%以上。
當區法院的“心系百姓、情鑄天平”,區檢察院的“有限職能、無限服務”,實踐著為民服務的宗旨……城陽區的政府部門正實現著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轉變,樹立起更加璀璨的政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