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前交通部部長張春賢表示,據初步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港口吞吐量將從去年的41.7億噸增至61億噸,年均增速為7.71%;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1.4億標準箱,是2004年的2.27倍,年均增速為21.15%。 張春賢在世界港口大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繼續保持較
快增長,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系將進一步加深,以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將逐步形成世界制造業中心,以上因素都是中國港口面臨的難得發展機遇。他還介紹,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港口發展的重點是加快煤炭、石油、礦石和集裝箱等大型專業化港口碼頭和進出港深水航道建設,大力推進建設華南地區以香港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華東地區以上海為國際航運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港口群;北方以大連、天津、青島為主的環渤海灣港口群。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張春賢的預測,盡管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在未來幾年里都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但港口吞吐總量的增長速度已逐漸放緩。 去年全國港口吞吐量增長了21.3%,集裝箱吞吐量增速更是達到26.4%。但是,交通部日前發布的信息顯示,預計我國今年港口吞吐總量將為46億噸,增速只有10.31%。而且,在2010年之前,年均增速將下滑至7.71%。從目前國際趨勢看,集裝箱運輸在世界航運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因此其增速將會遠遠超過港口吞吐總量增速。 有專家認為,由于目前我國港口吞吐量的基數已經比較大,增速出現下降屬于較為正常的現象。此外,由于宏觀調控導致的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進出口減少、國際貿易摩擦以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也是造成增速趨緩的原因。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