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端午節只剩下吃粽子
傳統節日魅力不再讓“老青島”懷念“門插艾”“吃粽蛋”
晚報訊“年年端午節,年年吃粽子。像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能不能過得再有滋有味一些?”昨天,家住福州路的顧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了自己的困惑。記者昨天通過調查得知,在今天的端午節,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市民都要吃粽子,人們希望端午節有更多的過法。 |
|
|
傳統節日魅力不再讓“老青島”懷念“門插艾”“吃粽蛋”晚報訊“年年端午節,年年吃粽子。像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能不能過得再有滋有味一些?”昨天,家住福州路的顧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了自己的困惑。記者昨天通過調查得知,在今天的端午節,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市民都要吃粽子,人們希望端午節有更多的過法。
端午成了粽子節
“昨天下班我在超市里買了幾個粽子,準備端午節當天全家人早上吃。”昨天,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過端午節時,都是家里的老人包粽子,然后送到兒女的家中。這幾年,老人身體不好,過端午節時都是從超市里買粽子。“現在的粽子種類很多,但買回家吃起來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李女士說。
住在熱河路的于先生談起端午節時說,粽子是肯定要吃的,還要吃“粽子蛋”。除了吃之外,對于小孩子來說,還要在手腕上腳脖子上纏上五種顏色的絲線擰成的“五生線”,按老人的說法是能夠避邪,“等到下雨的時候還要將五生線扔到水里。”于先生說,這種過法還是有一些趣味的。
“斗”不過父親節
“如果不給孩子吃粽子,孩子們都不知道還有端午節。”李女士對記者說。的確,現在,像端午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已越來越淡化了。
昨天記者在一些商場里看到,有關端午節的內容除了粽子再無他物,倒是6月19日的父親節讓商家特別熱衷,各類廣告撲天蓋地。昨天下午,記者乘坐出租車時,廣播里也在熱播父親節的廣告。在東部的一家超市里,早在一周前就開始了父親節的宣傳,各種中老年男性用品擺滿了走廊。
“現在一些傳統的節日味道越來越淡了。”青島民俗博物館研究室張淑臻告訴記者,“端午節不是一個喜慶的節日,而是一個帶有懷念性質的節日。”他說,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說法。過去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楚國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五月五端午節。目前多數人也大致接受了這一說法。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道出了傳統的端午節的氣氛。張淑臻多年來一直研究青島當地的民俗,他說,按照青島的老做法,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還要插艾蒿。小孩子還要戴老人給做的香包。而在南方,多數地區還要舉辦劃龍舟比賽。但現在只剩下吃粽子了。
傳統節日期重生
“傳統的民俗節日應當與時俱進,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同時應當在社會上加強引導和宣傳,讓人們認識到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在談到如何讓傳統節日“重生”這個話題時,青島民俗博物館田清來館長如是說。
田清來說,近來有消息說,中韓兩國將申報端午節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說明傳統的節日有著彌久的魅力。他說,現在在韓國過端午節的花樣比我們還多,而且已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這就更應當引起我們的深思。
“清明掃墓祭祖,中秋闔家團圓,端午懷念屈原,重陽登高敬老,這些傳統節日承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我們更需要通過這些傳統的節日來凈化心靈,傳統節日不應當敗給洋節。”在調查中,許多市民表達了這樣的想法。(記者蘆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