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正在采集資料。漢峰攝 | 晚報訊
一位
住在鎮江路干休所的老紅軍,將湖南老家的枇杷樹種帶到青島,種在自家院中,經過三十余年的漫長等待,如今樹上碩果累累。昨天,本報記者與市中醫藥專家慕名去那里一探究竟。
在干休所南側院區,這棵果樹上掛著許多鵪鶉蛋大小的桔黃色果實。中醫藥專家于濤現場測量,這棵樹的胸徑約50厘米,目前是青島惟一能結這么多果實的枇杷樹。
據介紹,枇杷樹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區。目前,這種樹在青島非常稀少,除了鎮江路干休所兩棵,另外大學路和廣西路各有一棵,但那幾棵樹都光開花卻不結果。上世紀七十年代青島出版的《藥物志》有記載,枇杷樹,我市有栽培,但未能結果。
那么,生長了三十余年的枇杷樹緣何又結出果實來了呢。據于濤介紹,這與樹的生長環境和地下豐富的礦物質有關。這棵樹逐漸適應了青島的氣候,枇杷樹四季長青,一般在11月份抽穗開花,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結果,6月份果實成熟。三十多年前引種的樹,如今結出果實非常可貴,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和藥用價值。(記者
王漢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