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人認為德國人不愛生孩子的原因是經濟不景氣。最近,德國《父母》和《家庭父母》雜志調查發現:人們在公共場所討厭看到孩子,公司老板不喜歡員工有孩子……對此,兩份雜志分析深層原因認為,“這是德國人對孩子抱有敵意造成的”。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目前每位德國婦女只生育1.4個孩子,以現
在的人口出生率計算,到2050年,德國學齡兒童人數將減少12%。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兩家雜志的調查顯示,只有29%的女性認為撫養孩子會造成經濟負擔;女性會因生育辭職的只占39%。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孩子的出生率呢?
海克女士今年31歲,剛生了第二個孩子,但她不想再要孩子了。她說,孩子在德國是不受歡迎的。她的鄰居可以忍受她在家里搞聚會或演奏音樂,卻不能忍受她孩子在夜里的啼哭聲。人們要房,要車,不要孩子。造成孩子越來越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缺少與另一半穩定的關系。現在,人們寧愿保持“情侶”關系,也不愿意結婚。
為了讓年輕人多生孩子,德國政府“絞盡腦汁”。比如,移民目前是解決德國人口問題的臨時辦法。但外來移民適應德國生活后,他們的生育觀也很快被同化。
《法蘭克福匯報》編輯弗蘭克·席爾馬赫爾一直關注德國的人口問題,他撰文說,“不生孩子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競爭力,不生孩子早晚會毀了德國”。聯邦內政部長認為:“生孩子,首先是價值觀的問題,如果年輕人從根本上不認為生孩子會使生命更為完整,那么物質條件的改善也不能使他們產生要孩子的愿望。”而且,德國社會否定未來以及自私的傾向將更嚴重。施羅德總理強調說,一個國家的出生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多生孩子將成為德國的頭等戰略任務。青木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