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秋天,27歲的海夫納向親友借了8000美元,花500美元買下了夢露半裸照的版權,又靠著剪剪貼貼,創辦了《花花公子》。海夫納起初并沒有多少信心,覺得能賣出3萬冊就算不錯,可沒想到創刊號賣出了5萬多冊(每冊50美分)。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性革命”時期,閱讀《花花公子》成了叛逆的象征。創刊一
年后,每期銷售就超過了10萬冊。發行量一度高達每期800多萬份。當時,閱讀《花花公子》成了“會享受人生”的代名詞。三四十年代,美國青少年的口號是:“長大了要像洛克菲勒一樣富有”;60年代,這口號則變成了:“長大了以后要像海夫納一樣享樂”。《花花公子》被當時激進的文化運動推到了浪尖之上,成了性革命運動的一面大旗。《花花公子》所象征的“性革命”,最重要的并不是性行為的變化,而是媒體公開報道“性”的合法化。
從封面看來,那個年代的《花花公子》還是相當保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