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新政實施一個月來,濟南中介公司面對無米下鍋的窘境,有的斷然關門歇業,有的縮小營業面積,應對蕭條樓市。
昨天下午,位于濟南歷山路北段、名叫“陽春”的一家中介公司正在盤點自己的固定資產,老板告訴記者:“6月1日至今,沒有接到一個買賣單子,將來怎么樣還不好說。如此虧本守株待兔,還不如歇業
再說。”兩個伙計踩著梯子正在摘門面上的招牌,看來這家中介公司要徹底停業了。
濟南東部的燕山小區一帶,向來是房產中介聚集的地方。記者在燕山路上看到,這里500米的馬路沿街房,曾經有6家房產中介盤踞于此。現在已經有兩家已經關門了,一位納涼的市民告訴記者:“北邊的這家肯定不干了,把房子已經交給房東了;南邊的這家不好說,已經三四天不見中介的影了,估計也不會再開張了。”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濟南市房產中介交易市場,6月1日前的熙熙攘攘場面不見了,整個大廳里難得看到一個買房人。記者轉遍整個市場發現,除了買賣房子的市民不來了,就連蹲點的中介公司也懶懶散散,近三分之一的中介攤位前,不見前來值班的經紀人。在一家知名的中介公司攤位前,惟一的一位經紀人正在對著電腦打牌。
據不完全統計,省城二手房市場“六一”前后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6月1日以來,省城二手房市場沉寂了很多,一家連鎖品牌中介公司的數據顯示,近20天來該中介公司8家連鎖店,成交的二手房不到8套,有的連鎖店被剃了“光頭”。有良好公司背景的品牌中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其余眾多沒有什么品牌實力的房地產中介公司了。
“如果行情再繼續冷淡兩三個月,估計很大一批中小中介公司將要關門,二手樓市洗牌時代真的要來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坦言。
濟南市房產交易中心的一位專家分析認為,近期省城二手房市場的極度冷清,與政策有很大關系。一方面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連續出臺,打壓了市場中的炒樓風氣,同時降低了部分市民買房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濟南市至今還無法辦理二手房過戶手續,稅務部門不能開具減免稅證明,房管部門沒有減免(完稅)證明,不能辦理房產過戶手續。買房者因為不能辦理過戶,暫時放棄了買房的意向;賣房者察覺市場需求極低,也不愿掛出自己的房子。
“估計大的房產中介會采取壓縮成本,減少門面的做法維持生存;小的房產中介,在支撐了半天后,關門歇業者會越來越多。”省城一位品牌中介的老總對記者說。(完)(記者 李克新)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