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兆輝被帶進法庭。記者 郭曉明 攝
案情提示
昨天,28歲的殷兆輝神情呆滯地坐上了市一中院被告人席,他被控故意殺
人罪。去年11月29日晚,這位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工程學院的博士生在宿舍將女友王某掐死。在昨天的法庭上,患有抑郁癥的殷兆輝稱“一看見人仰著脖子就想掐”。
庭審直擊
涉及隱私拒絕公開審理
昨天,殷兆輝被帶進法庭時神情呆滯,甚至都沒有看一眼被告席上的父母。面對檢察官的訊問,殷兆輝經常陷入沉默,放在椅子扶手上的手指不自覺地比劃著。
殷兆輝低聲講述了事情經過。2003年,殷兆輝與網友王某相戀,但在發(fā)生性關系后,殷兆輝認為王某不是個好女孩,因此提出分手。案發(fā)當日,在宿舍里,他與不同意分手的王某吵了起來。爭吵中,殷兆輝掐死了王某,在將尸體拋下陽臺后,準備跳樓的他被同學攔住。講到這里,殷兆輝的聲音突然高了起來:“我不是為了分手(殺人),當時她坐在那里仰面對著我,我一看她的脖子就產生了想掐她脖子的沖動”。殷兆輝稱這種感覺出現在案發(fā)前1個月,“在課堂、食堂,我一看到人仰著脖子就想掐”。對于拋尸的行為,殷兆輝稱只是因為害怕王某醒來后問他為何要掐人。
庭審進行1個小時后,殷兆輝突然提出案件涉及隱私,要求不公開審理。法庭同意了這一要求。
檢察官庭上安撫嫌疑人
庭審過程中,檢察官對殷兆輝的態(tài)度始終很溫和,這是因為殷兆輝有抑郁癥。檢察官介紹,本來他們并不知道此事,殷兆輝也從未提出。但在提訊時,他們覺得殷兆輝可能有抑郁傾向,便為他做了一次鑒定。鑒定結果認定,殷兆輝有認識能力,控制能力較弱,有抑郁癥,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由于這個原因,殷兆輝的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坐在被告席。
為避免刺激殷兆輝,檢察官盡量使用委婉的方式提問,甚至在殷兆輝推翻預審時的供述時,檢察官也沒有反問或質問,只是用平緩的口氣告訴殷兆輝他的說法與之前的供述“有矛盾”。殷兆輝起初不愿意回答為何要分手,檢察官不但不強求,反而反復安撫殷兆輝,“不想說也沒關系”。
新聞背后
文盲父母養(yǎng)育博士生
據殷兆輝到庭旁聽的同學介紹,殷兆輝人緣很好,是班長、優(yōu)秀班干部。殷兆輝的舍友稱,案發(fā)前1個月,殷兆輝突然表現得十分不正常,眼神發(fā)直,反應遲鈍。曾目擊案發(fā)現場的一名學生稱,他當時看見殷兆輝神情恍惚、渾身冒汗。
殷兆輝的父母都是文盲,兒子是全村唯一的大學生,也是他們的驕傲。昨天,殷兆輝父母看著表情呆滯的兒子,淚流滿面。
據了解,王某的家人提出了50萬元的索賠,還要求北理工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北理工的法律顧問表示,學校已經盡了義務,對此事沒有責任。
專家說法
心理變態(tài)引發(fā)犯罪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枚瑾(曾對馬加爵進行“心理畫像”):殷兆輝殺女友的行為與他急于擺脫女友及女友的糾纏等都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再加上環(huán)境的刺激。殷兆輝也是一種心理變態(tài),受到刺激導致這種心理問題越來越明顯,才引發(fā)犯罪。很多來自農村的高智商學生的父母沒有文化,他們又遠離父母,心理疾病無法通過親情來緩解,因此學校的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記者 鄒桂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