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棲霞縣東部巍峨的英靈山頂上,昂然屹立著雄偉壯觀的抗日烈士紀念塔。塔西面,有一尊八路軍戰士的銅像,持槍佇立,雄視前方,守衛著美麗的膠東半島,他就是山
東軍區一等戰斗英雄任常倫。1921年,任常倫出生在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孫胡莊(現為常倫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38年冬,17歲的任常倫參加了膠東抗日自衛團,1940年參加八路軍,被編進八路軍第十四團二營五連。在戰斗頻繁、激烈的膠東抗戰中,任常倫表現突出。每次戰斗,他都沖鋒在前,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在一次襲擊敵人的戰斗中,他左胳膊掛了彩,但不愿意退下火線包扎,他說:“為了黨和人民,該流血時就得流血。這算得了什么!”    1941年6月,任常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政治上積極進步,作戰更加勇猛,表現十分突出。這年冬天,他勇敢搶救了一名陷入日軍包圍中的戰士。1942年6月,任常倫升任班長。他執行任務果敢機警。11月中旬,他成功偵察敵情,使所在部隊安全突圍。    1944年7月,任常倫被評選為戰斗英雄。8月,他連續出席了膠東軍區和山東軍區戰斗英雄代表大會,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并榮獲軍區一等戰斗英雄光榮稱號。會后,已任副排長的任常倫得知敵情緊急,日夜兼程七百里,趕回膠東。那時,他身上已經負過八次傷,肩膀還留著敵人的彈片,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但是他堅決請求參加戰斗。    戰斗打響了,任常倫和全排32名戰士奉命搶占制高點。他帶領戰士發起沖鋒,成功搶在日軍前頭占領了制高點。然后又帶領一個班的戰士,成功奪取了制高點旁邊被日軍占據的小高地。在堅守小高地的戰斗中,戰士們的手榴彈用完了,子彈打光了,增援部隊還沒有趕到。任常倫堅定地對戰士們說:“我們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他帶頭沖向日軍,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白刃戰,他一人連續刺死5名日軍,終于帶領戰友們守住了陣地。當天傍晚,日軍對小高地進行反撲,任常倫不幸被子彈擊中,他吃力地對戰友們說:“別管我,守住陣地要緊,守住陣地就是勝利!”戰友們在任常倫精神的鼓勵下,斗志更堅,終于打得日軍在扔下258具尸體后,落敗而逃。英勇的抗日戰士任常倫,也獻出了自己23歲的年輕生命。(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