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賈德在當選伊朗總統后發表講話
伊朗總統選舉25
日塵埃落定,保守派的德黑蘭市長內賈德出人意料地擊敗
此前被普遍看好的前總統拉夫桑賈尼。
獲得窮人支持
這次選舉之激烈,在伊朗歷史上堪稱罕見。投票前,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政治改革問題上,改革派與保守派的較量被放到了核心位置。可事實證明,對握有選票的很多伊朗人,尤其是貧苦階層來說,經濟問題才是他們最關心的頭等大事,派系之爭退居到了次要地位。
30歲的扎法里安擁有工程學學位,卻只能在一家鞋店當臨時工。“但是,現在可能有人站到了我這邊。”他拿著一張內賈德的照片說。對許多像扎法里安一樣的伊朗人而言,貧窮和失業是困擾他們的最大麻煩,而改革派關注的自由與人權卻顯得遙遠而虛幻。
“人們一直在談論頭巾、電視節目和音樂,很好。”30歲的技師瑙魯齊說,“但為什么不談談如何吃飽肚子和養家糊口呢?”
政治分析家普羅斯塔德指出:“改革派已經忘記了窮人。”
關注貧苦階層
與一些候選人相比,內賈德更多地關注到了貧苦階層的需要。他在競選中提出,將向各省和城鎮貧民提供財政援助,提高醫療和保險福利,向農民提供無息貸款,以及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等。
內賈德抨擊富有的拉夫桑賈尼不體察民情、生活奢侈。他同時避免與改革派正面沖突,對于一些有關他立場保守的批評,他只是簡單地回應說:“我反對極端主義。”
面對四大難題
眼下的伊朗,正處于多事之秋:外有美國借核問題揮舞制裁大棒,內有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權力之爭,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因此,內賈德接手的將是一副異常沉重的擔子,擺在他面前的主要有四大難題:
國際社會首要關注的就是伊朗與歐盟的核談判,內賈德在這一點上立場強硬,曾批評伊朗談判人員過于軟弱,向歐盟作出過多讓步。上臺后,他可能重新調整談判人員。
作為內賈德成功當選的重要籌碼,經濟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他還沒有公布在外國投資和自由市場政策方面的具體改革方案,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他可能會加強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監控。
與美國的關系是困擾伊朗多年的老問題。內賈德表示,他希望與一切國家發展友好關系,除了那些“憎恨”伊朗的國家。這顯然是針對美國,他身邊的顧問中就有一些是伊朗反美態度最堅定的神職人員。
棘手的社會改革問題也難以回避。改革派擔心,內賈德會重新調整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伊朗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他在25日當選后說,希望把伊朗建設成一個先進、強大的現代化伊斯蘭國家,成為世界各國的榜樣。
趙卓昀(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