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自夸謀女郎
導演張藝謀近日走進上海電視臺《可凡傾聽》節目,接受了主持人曹可凡的獨家采訪。長久以來,張藝謀對有關他與鞏俐、章子怡的合作,對《十面埋伏》《英雄》所面臨的激烈批評等熱點問題一直采取回避態度,這回是他首次披露自己的內心情感和所思所想。
鞏俐天生有魅力
曹:你選演員,尤其是選女主角的審美標準通常是什么?
張:有時候觀眾會覺得我選的演員偏土一點。我自己覺得鞏俐不是土,她這張臉是比較中國的臉,我不會選擇那些長得很洋氣的面孔。選她是一個偶然。我們當時(拍《紅高粱》時)想找一個特別壯的,充滿原始張力的樣子。鞏俐當時不是那個樣子,很清秀,但是我覺得她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東西,就選了她。
曹:很多業內評論,說鞏俐幾乎是張藝謀導演的一個電影符號。
張:一個演員,跟你合作了七八部電影,她一定會變成你傳達故事和情感的一個表現符號。但實際上她是一個好演員,她能把不同風格的電影中的人物表達出來。
曹:有報道說你們準備攜手要拍攝一部《武則天》?
張:不屬實。《武則天》我很多年以前操作過這個劇本,當時是為她打造的,后來,我對那個劇本不滿意就放棄了。但是,我不排除以后跟她合作的可能性。
時代造就章子怡
曹:你怎么看待章子怡在這些年當中快速的變化?
張:章子怡的成長道路真的是像夢幻一樣,幾乎每一步都成功。我覺得首先是時代,中國的文化開始在世界上廣泛地受到關注。其次,是她的能力。我覺得現在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認為每一個好機會都給了她。我認為是她有抓住機會的這個能力。我很了解她是一個進取心極強的人,拍《臥虎藏龍》的時候,她幾乎天天晚上哭,因為她不能適應李安嚴格的要求,也沒有參加過跟大明星合作的大制作。我跟她說,你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她咬牙堅持,現在的一身傷是那時候落下的。這個電影的成功給她帶來一個轉折。
笑把批評當鞭策
曹:你拍了兩部武俠片《英雄》和《十面埋伏》,招來了群體式的攻擊,你是怎么想的?
張:電影是一個公眾性的產品,不是導演的初衷可以封住所有人的嘴巴。每一個人從他的角度談對電影的看法都是對的。
臺灣的焦雄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公開地說張藝謀根本就不懂武俠,我覺得他說得對。其實,在今天激烈競爭的電影舞臺上,我覺得應該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能來電影院。觀眾沒有了,我們只是孤芳自賞。對我來講這兩部電影也有這樣的一個用意。這兩部電影在海外票房都是中國內地電影最高的。
曹:那你平時面對那么多的批評,甚至是人身攻擊,心里會生氣嗎?
張:不會。現在對我的批評是全方位的,做任何事情,肯定有一批人上來先罵,不管好壞。我倒覺得這是對我的鞭策。
曹:再來看《英雄》《十面埋伏》這兩部影片,你現在覺得最大的敗筆在什么地方?
張:這兩部電影我主打的是它的表現形式。我想,外國人掏錢去電影院,真的是去領略武俠的風范和精神情操嗎?不是。我認為就是漂亮的畫面、華麗的動作。這個東西(形式)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你內容薄弱,所以你的形式也變成了臭大糞。
我覺得讓我自己反省的是,我拍這個電影并沒有考慮那么全面。我是想去表現一個我想象中的視覺的武俠,但我的這個角度很多人不茍同,很多人是拿一部經典電影的方方面面的完整性來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