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安徽省泗縣大莊鎮2500名中小學生接種甲肝疫苗后,百余名學生出現異常反應,一名6歲的小學生在23日下午死亡。據了解,為了安撫死者親屬,縣里有關部門與該生的親屬達成協議,賠償死者家屬9萬元(據6月25日新華社)。 該學生23日下午死亡,在25日之前,縣里有
關部門就與死者家屬達成了9萬元的賠償協議,“有關部門”的行動真可謂神速。可是,盡管江蘇省醫學院司法鑒定所對死者進行了尸解,但死亡原因尚不清楚。學生們的異常反應與甲肝疫苗是不是有直接的聯系?如果有聯系,是甲肝疫苗本事存在質量問題,還是操作者使用不當?其中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還沒有弄清楚,“有關部門”就迫不及待地與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實在令人生疑。 本著人道主義原則,“有關部門”及時對死者家屬進行安撫是完全必要的。在問題還沒有弄清楚的時候,可以先向死者家屬墊付安葬費和撫恤費,并承諾在查清原因和責任人之后,再依法對死者家屬進行經濟賠償。可是,責任人還沒有找到,“有關部門”就急急與家屬“達成協議”,這究竟是安撫家屬,還是想通過與家屬的“私了”來掩蓋一些內幕? 其實,對學生進行疫苗接種也存在豐厚的利潤,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場。如果存在利益分割,而對相關權力部門的監管又存在漏洞,那么就有滋生腐敗的可能。泗縣大莊鎮的這次疫苗接種是否暗藏貓膩,現在還不得而知。相信相關部門會查明原因,不能草草擅自承擔責任,讓某些不法分子躲在暗處竊笑。彭聯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