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題作者佚名 |
   “我們孩子想去美國念書,得多少錢一年?”“我孩子想去加拿大上大學,能不能找個好學校,錢不是問題,就怕孩子學壞了”———高考結束后,島城各留學
中介的咨詢電話就鈴聲不斷,咨詢室里擠滿了學生和家長,咨詢量比平日高出數倍甚至十余倍。    據調查,目前島城出國留學人員中,高中畢業生已逐漸占到了七成以上,其中,兩類學生對留學咨詢最迫切:一類是高考分數難以考中國內名校的上線生,他們的父母期望值高,家境又不錯,因此干脆選擇出國讀名校;另一類則是高考落榜生。
   半數以上高中生留學咨詢電話是已知孩子高考失敗的家長打來的,孩子高考遭遇“滑鐵盧”,他們寄希望于“曲線成才”,不惜血本、砸鍋賣鐵讓孩子出國留學鍍金。從權威部門得到的統計數字看,我市最近三年的中小學生留洋人數明顯增多,每年都有超過2000名中小學生走上留學的道路,而且這個數字正在不斷擴大。
   走出國門的孩子,“捷徑”背后就意味著“保險箱”嗎?連日來,記者深入采訪,揭開了中學生海外留學之冰山一角。
   
   動機最起碼能過語言關
   早在今年3月,市民孫女士和丈夫就為兒子出國留學的事東跑西躥了,跑了3個多月,現如今,孫女士對各國高校的教學質量、收費水平及能否允許學生打工等情況了如指掌。前幾天,兒子的高考成績出來了,總分不足400分,孫女士苦笑著,“他這點分在國內是沒什么正規大學可去了,花錢去一些亂七八糟的民辦高校也沒什么好結果,我們只希望他出國上學,最起碼能掌握一門外語嘛”。
   3天來,記者對島城4家留學中介進行了采訪,現在準備出國的中學生中,像孫女士兒子這樣的落榜高中生占到了半數以上。
   一留學服務公司的李經理告訴記者,最近幾年來,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的兩個周里,都是他們業務最繁忙的時候,有時候一天的業務量都超過了平時三個月的業務量,前來咨詢、辦理出國留學手續的幾乎都是高考落榜的中學生,而且多數孩子的高考成績都是400分以下,分數低的一些孩子只有200來分。
   據了解,如今出國留學價錢不菲,但孩子既然在國內已無學可上,家長們寄希望于出國留學達到“脫困”的目的。“在國外待幾年,最起碼也能過了語言關,回國不用愁沒飯吃”,這是多數孩子的心聲,更是絕大多數島城家長送孩子出國最直接目標。
   
   花費孩子出國家長“扒層皮”
   近年來,“出國熱浪”迅速升溫,出國學費也如坐上了火箭般層層爬升,現如今,想讓孩子出國留學,學費之高是一般家長所無法承受的。
   青島出國人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出國留學根據所去國家不同,所需費用也相差甚大,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
   英國:教育制度嚴謹,文憑含金量極高,所收學費也是最高的,一般大學每年在18—30萬元;
   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大學:收費檔次基本可列為第二群體,一般在10-20萬元;
   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高校的收費水準一般較低,多在10萬元以下。其他諸如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高校基本與之持平。
   在對幾名為孩子咨詢出國留學的家長進行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孩子家長都在待遇較高的單位工作,還有一些醫生、律師、高校教師,以及一些個私小企業主,清一色都是來自城市的頂尖高收入群體。
   但即便對這些家長來說,留學費用也是“難以承受之重”。
   “孩子沒出國前,我們全家常去高檔酒店吃飯,假期就帶孩子到全國各地去旅游,活得很瀟灑,現在,唉———”說起在英國讀書的兒子,一談到學費和生活費,在我市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徐先生重重地嘆了口氣。在我市一家大型國有建筑企業工作的王先生直言:“送孩子出國,家長非得扒層皮啊。”
   
   現狀1小留學生“花錢買罪受”
   “其實我早就想回家了,只是看父母拿了這么多錢,又對我寄以厚望,一直不敢跟他們說。”前天記者通過電子郵件與在英國的青島學生小楊取得了聯系,說起自己兩年留學經歷,正在打電子游戲的小楊萬分痛苦。前年高考小楊未過大專線,父母只好花大錢將他送到了英國留學。由于英語底子很差,他先去了一所每年學費1.8萬英鎊的語言學校突破口語。
   起初小楊學得很刻苦,但時間一久,從小讓父母照顧慣了的他更是無法適應一切都要自己動手的生活。于是他經常曠課,到其他學校找一些中國孩子玩。兩年過去,但他連語言關都沒過,現在只能靠父母的血汗錢支付高額學費和生活費,在英國混日子。
   去年夏天,剛滿18周歲的女兒高考落榜,宋女士東拼西湊了10萬元,將女兒送到了收費較低的德國留學。一年下來,正當宋女士盼著女兒升入大學的好消息時,女兒卻在電話中泣不成聲地央求媽媽要回國。原來女兒到德國斯圖加特后才知道,中介公司介紹的語言學校只是家個人辦的語言培訓班,班里只有5名學生,都是青島老鄉。由于來德國前只在青島參加了兩個月的德語培訓,到了德國后5個孩子在課堂上集體“聾啞”了,很快這些沒有一點語言基礎的中學生便喪失了信心,集體逃課竟然成了家常便飯。由于自家經濟條件一般,連語言都通不過的女兒良心上備受譴責,終于向媽媽道出了想回家的真相。
   “不少自控能力差、沒有獨立生活經驗的孩子一時都沒法適應新環境,再加上自身基礎太差,幾年下來都拿不到語言資格證的孩子并不少見,上不了大學的更是大有人在。”山東省留學服務中心加拿大、美國部主任孫學全憂心忡忡地說。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加坡、新西蘭、俄羅斯等一些簽證比較簡單的國家,由于大量中國孩子的涌入,小留學生們的學習環境正在日益惡化,在國外“混”日子的孩子隨處可見。
   
   現狀2驚人“變化”煎熬家長
   “我現在非常后悔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在家里都管不了,出國后不更放鷹了嗎!”說起孩子的變化,市民陳先生后悔不迭,他對目前處在“失控”狀態的兒子非常擔心。
   陳先生去年把高考落榜的兒子送到了新加坡。剛去時孩子還每周往家里打電話。可是沒過兩個月,新加坡的“舉報”電話就接二連三打來了,先是說孩子不聽話,接著說孩子夜不歸宿,最近兒子又突然“失蹤”了。
   前幾天陳先生盼星星盼月亮般盼到了兒子的電話,電話里催促要錢的兒子說他正準備和幾個國際同學一起到美國去“開開眼”。
   類似的“失控”讓市民孫先生坐臥不安。孫先生的女兒在莫斯科郊外一個小鎮上讀語言,鎮子上聚集著40多個來自中國的中學生,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多數都是高考之后到國外找“捷徑”的。遠離家鄉的他們扎堆在一起后,逃課呆在合租房里打麻將是多數男生一天的“功課”,男女生同居現象非常嚴重,一名16歲的女生到俄羅斯不到半年已經換了4個同居的男朋友了。
   說起國外的小留學生,經常在世界各地陪團的島城某大旅行社的盛總經理感慨萬千。去年秋天,他去新西蘭順便看望了一個朋友在那里讀書的兒子。讓盛先生驚訝的是,到達新西蘭后那個17歲的男生竟然開著幾十萬的跑車去接站,后來男生還把他帶到了當地最大的賭場去碰運氣。在新西蘭呆了不到5天,盛先生耳聞目睹了中國孩子身上的驚人變化。
   “如果看到這些孩子的所做所為,再也不會有家長敢把孩子送出國了!”難怪一位父親難過地說見到了留學歸來的兒子后“不認識了”。
   
   現狀3人才市場“海歸”變“海待”
   自清朝末年到解放前,留學生一直就是時代精英的代名詞,像蔡元培、胡適、魯迅等留學生都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界的大師。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公費留學生依然是當時全社會最優秀的人才,他們大多是國內學界精英或領頭人,通過個人的超人才華和勤奮努力,依然成為蜚聲世界的人才。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人數逐年增大,“海歸”不再鳳毛麟角,身價也在不斷貶值。
   日前,在我市福泰廣場舉辦的外商投資企業招聘會上,一家設在膠州的外資企業招聘攤位前,兩名從澳大利亞回國的留學生遞上了自己的簡歷,一個小伙子猶豫了半天后,報出了3000元的“高價”,結果,另一個報2500元的被錄取了。
   與數年前一些大公司動輒開出數十萬、一百萬元年薪招聘“海歸”人才的盛況相比,“海歸”大大貶值,甚至在家待業,已成為眼見的事實。“這很自然,出去留學的人多了,素質千差萬別,回國后自然也有很大差異了”,山東省留學服務中心加拿大、美國部主任孫學全表示,畢竟以前的留學生是萬里挑一甚至百萬人中挑一個人,這樣的人才即便不出國也照樣能顯示出實力,而那些本來就素質一般的人,出了國、上了外國大學也不一定就能有出息。更不要說在國外“混”張文憑的“洋混子”了。本版撰稿張貝
   
   旁觀者言
   圍城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錢鐘書先生將婚姻家庭精辟地喻為圍城。而在現實生活中,圍城又豈止婚姻一座呢?比如求學,很多在國內讀書的想出國,出了國的又想回來。
   據稱,高考結束后,前往各大留學中介里咨詢的家長和學生又是人滿為患。
   外國不是天堂。曾到國外采訪過留學生的《中國青年報》記者袁鐵成提出“留學垃圾”的概念,并用“觸目驚心,慘不忍睹”來形容中國小留學生在外國的境遇。中國月亮同樣圓,更多專家贊同在國內深造。
   筆者無意于“勸退”留學,生命是體驗過程,不進出就不知道圍城是什么,況且也有很多人留出名堂來。但莽撞進出,也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和聲
   
   反思并非人人適合留學
   “在國內只考個300來分,一門過50分的功課都罕見,這樣差的基礎到了國外就能搖身一變成了高分高素質的大學生,你信嗎?”說起時下盲目的中學生留學熱潮,與英國眾多知名院校打了多年交道的青島二中留英預科班負責人唐和平女士直言不諱:“花幾十萬就是為了到國外讀語言,代價太大了!”唐和平說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語言”,其實只是家長的一廂情愿,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這條“捷徑”走不通。
   “出國深造確實很好,但并不適用于每個孩子。”孫學全認為,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國家,其教育部門對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并不是特別重視,教學質量也不比中國強多少;但在高等教育階段,由于歷史、資金投入、科技力量等各方面因素,國外高校的整體教育水平卻明顯強于國內。因此,在高中畢業后,中國孩子出國留學是很好的選擇,在接受了優秀的中國基礎教育后,再去國外高校深造是最佳時機。但一般說來,在國內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孩子在國外取得優秀成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些在國內學習就不好的孩子在國外同樣也難以取得好成績,而且,在國外留學,除了要求孩子先天素質高、基礎知識扎實以外,獨立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都要求很高,否則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家長花大錢打了水漂。
   青島出國人員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李穎則表示,在接受一些學生家長咨詢留學時,他們公司的工作人員總會做些善意的提醒,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很差,獨立生活能力不強,家里經濟條件又不是太好,他們就會建議盡量不要出國浪費金錢和時光。
   
   提醒高中生慎留學
   “高中生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世界觀和健康的價值取向,因此并不適合立即出國”,青島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孟天運教授告訴記者。他認為,目前這一代的中國孩子心理年齡普遍要比實際年齡小許多,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及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都比前人差一些,過去,高中畢業后,許多人早已可以獨立承擔生活的重壓了,完全能夠獨當一面了,而現在的大多數高中生還都是孩子呢。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從小就被父母、老師嚴格管束的孩子,一下子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做什么都沒人管的“自由世界”,對那些自我控制稍差的孩子來說,那不啻是一場災難。因此,孟天運認為,高中畢業出國稍稍有點早,還是應該在國內把本科讀好了之后再出去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