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李斌)
在28日舉行的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文化專題報告會上,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指出,我國海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海洋產業總產值已達1.28萬億元,我國已經具備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建設海洋經濟強國的技術和能力,我國的海洋事業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王飛說,紀念鄭和下西洋,關鍵是要落實“實施海洋開發”的戰略部署,抓住戰略機遇,加快實現從海洋、航運、造船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跨越。上海海事大學校長於世成在報告中指出,我國已是一個航運大國,目前正向航運強國邁進。雖然國際航運船隊規模位居世界第五,造船能力位居世界第三,但我國航運業大而不強:船隊結構需要進一步改善,航運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造船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對外依存度高;航運市場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航運業還不能滿足發展國民經濟和確保國家安全的需要。 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毛彬在報告中介紹了國際海底制度下逐步發展的我國大洋事業,提出我國應該從發展戰略、全球戰略、大國戰略的角度來審視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呼吁公眾要增強海洋意識,加大對海底資源的認識、保護和開發利用。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曾經駕駛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八赴南極、兩上北極。袁紹宏在報告中也呼吁,我國應該大力發展極地事業,將海洋強國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加以組織實施。
報告會由國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主辦,中國海洋學會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