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昨天在國際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核心提示自主創新,這是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一貫的主張。在這一理念支持下,青島電視機搖身一變成為馳名中外的“海信電視”;在這一理念支持下,海信集團獨立研發出了自己的“信芯”,昨日,擁有“信芯”的海信電視下線,海信集團董
事長周厚健也登上國際消費電子產業發展論壇,發表了題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挑戰與突破”的主題演講!按蠖粡姟必酱淖
周厚健認為,中國民族電子信息產業“大而不強”的現狀,是中國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則是制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的最根本問題。
周厚。耗壳爸袊娮有畔a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生產的電子信息產品總量快速增長,我們都為此而驕傲,但是我們又清醒地看到民族電子信息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有一個數字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電子百強企業的利潤和出口的增長分別為23%、18%和25%,明顯低于全行業的41%,百強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4%,也低于全國6%的平均利潤率。與同行業的跨國企業相比,IBM、諾基亞、三星等企業都超過59%,差距之大非?膳拢膳碌氖菄鴥却笃髽I依靠傳統的方式擴大規模,規模擴大的同時又顯現出來缺乏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的問題。走規;缆返钠髽I,他們的這些傳統近幾年并沒得到根本改變,這使得本土企業核心競爭力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沒有根本性提高,反而增加了成本壓力。
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制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的根本問題,中國境內企業申請的信息技術發明專利,內資企業也即民族工業只占全國信息技術發明專利總量的28%,并且并未集中在核心技術領域,在國際標準中,我國參與的國際標準不到2%,在國際制定的四千項標準中,中國只有三項,核心技術一直是中國企業的“短腿”,這些年來,核心技術一直是中國企業心中揮之不去的痛。與跨國公司相比,中國企業最沒有底氣的就是“核心技術”,這恰是跨國公司壓倒中國對手的一張王牌。這張王牌最突出的表現是,近兩年跨國公司針對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訴訟大幅上升,如果我國企業不能在核心技術或自主研發上有快速提升,許多民族產業在跨國公司的壓力之下,將面臨全面崩盤的危險。
近幾年,跨國公司針對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和法律訴訟大幅上升,如果我國企業在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上沒有快速提升,將使得民族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機。由此看來,盡管中國企業規模在增長,但技術層面的核心競爭力并沒有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放松自己。
發揮“后發優勢”
周厚健認為,基于發展中國家收入水平、技術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差距,可以利用這個技術差距,通過引進技術的方式,來加速發展中國家技術變遷,從而使經濟發展得更快———這就是“后發優勢”的主要內容。
周厚。耗壳,知識經濟的隱性特點是經濟增長更加困難,延長了經濟曲線的周期,使發展中國家通過先進技術來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度進一步提高。信息產業部在2005年電子百強發布會上提出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正處在重要的戰略轉折期,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的變化,特別要求電子信息產業不僅要做大而且要做強。在這種現狀和發展趨勢的要求之下,自主創新是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能力的戰略要求,也是我國實現信息大國到信息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要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技術后發優勢的潛力,必須發揮技術的優勢,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追趕機制,有效地實現技術后發優勢。其中,保持國內技術體系的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極為重要,在一些重要的產業保持技術領先是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的基礎條件,由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具有多元化、多領域和集群性的特征,政府應定位好發展目標和模式,在有一定的優勢的高技術領域,如視頻領域,形成若干關鍵技術,有較高的自主知識能力,有較高的自主開發能力,隨著技術進步,技術分工將愈加清晰,在某一環節上實現技術突破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為緊跟市場,實現跨越性發展創造了條件,增加了這個領域的跨越權及核心技術的交換條件,進而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政府采購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是韓國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得以發展的重要經驗。同樣的,青島作為試點城市推廣數字電視有效地釋放了企業的數字儲備,拉動了數字電視產業的形成,甚至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的數字電視的推廣步伐,而在智能交通產業的培育中,政府采購也起到了有利的拉動作用。
由于國外大公司的發展已經經過市場多年的訓練,一定比我們自己新研發產品更加成熟。如果不給自己研發的產品一個成熟的機會,那一定會使我們的產品永遠成熟不了,這不僅使我們無法形成世界級企業,而且技術也不能繼續向前發展,最可怕的是,長此以往,會嚴重打擊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
技術后發優勢的實現,還要發揮企業在技術引進,技術學習和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題,我國民族企業在產業前沿技術的創新方面還有非常大的差距,應借鑒技術創新工程取得突出成績的案例,通過在骨干產業設立工作室,強化企業的應用技術研發能力,此外還應推出政策鼓勵企業融入創新技術,構建好企業技術學習網絡。
引進是為了創新
在周厚健眼里,引進技術不是件丟人的事,但是引進技術之后不能進行自主創新,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技術,則是一種恥辱。他認為,離開自主研發僅靠引進技術是沒有意義的,但引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自主研發的起點!霸诤P牛绻谝淮夹g是引進的,但是第二代技術必定是自主研發的!”周厚健的話擲地有聲。
周厚健:對企業而言,產品市場競爭的前提是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消費者選擇產品時主要是選擇商品本身的功能、性能、質量,而產品本身的屬性是由技術水平決定的。
持之以恒追求自主知識產權的過程不僅是技術的積累,也不僅是人才的積累,更重要的是企業研發文化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形成全員的共識,從而保證企業始終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目前在海信已經形成這樣的共識:第一點,企業要長期地發展下去就必須重視技術;第二點,遵循技術的發展規律才能最終擁有技術;第三點,市場競爭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畢竟產品質量是促進海信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中國企業入世以后,領先于我們的跨國公司已經在我們前面設置的層層的知識產權的障礙,這種競爭是長期而艱巨的,今天海信的巨額投入也下了很大的決心,因為我們沒有壟斷技術帶來的利潤,只能獲得平均利潤,涉及到企業的發展戰略問題,而我們堅持把有限的資金盡量多地投入到技術研發和人才上面。其實企業發展實驗表明,不斷的技術革新本身就是廣告,這表明企業是在持續經營。
重視自主研發不等于排斥技術引進。我們非但不排斥引進,而且非常重視引進,這是后發優勢里面的重要引導。自主研發比引進更重要,因為別人永遠不可能將核心技術轉讓給我們,引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主研發的起點,因此在海信如果第一代技術是引進的,那么第二代技術必定是自主研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