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南京7月3日電“能夠來到幾百年前祖先曾生活過的地方,我感到非常高興!眮碜苑侵蘅夏醽喌闹袊趾笠、19歲姑娘姆瓦瑪卡·夏瑞福(上圖)3日參觀了南京寶
船廠遺址公園后說。這位姑娘雖然膚色較黑,但臉型和五官都有相當明顯的中國痕跡。    已經高中畢業的夏瑞福來自肯尼亞拉穆群島帕泰島西尤村。近年來,在拉穆群島上發現了大量中國陶器及古瓷器碎片,而帕泰島當地則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五百多年以前,有艘中國船在帕泰島的上加村附近海域觸礁沉沒,船上的船員逃生,登上了帕泰島,他們教當地人如何耕地種田、織網捕魚,并和當地人通婚,代代繁衍至今。
   夏瑞福有可能是這些中國水手的后裔。她有4個兄弟姐妹,父親是當地人!拔覐挠浭碌臅r候就聽外婆說,我們這個家庭是中國家庭,我們的祖先是中國水手!
   已經獲得中國教育部特批的公費留學名額的夏瑞福表示,走出村莊讓自己的視野變得開闊起來,她打算在中國學習中醫,以提高家鄉的醫療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為中國和肯尼亞兩國的友誼作貢獻。
   下午,夏瑞福又應邀參觀了剛剛建好的寶船廠遺址公園。這處經歷600多年的鄭和遺跡讓她大為驚嘆,“這里的一景一物都讓我印象深刻,我的祖先們幾百年前所做的是一項十分偉大的事業。”
   
   背景資料
   
   據史料記載,明朝鄭和下西洋船隊曾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來到麻林(現在的肯尼亞馬林迪市)等東非沿海地區,當時麻林國曾贈送中國一頭長頸鹿。而據肯尼亞考古工作者研究,在拉穆島上加地區中國沉船水域,打撈上來兩口甕,應是幾百年前中國給對方所贈送的長頸鹿的回贈品,打算送給麻林國國王的。帕泰島上中國沉船船員后裔的故事,就與這段歷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