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濟南7月4日訊(記者 姜言明 實習生 杜春茂
報道) 記者日前從省畜牧辦獲悉,膠東半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范區4市畜牧業產值占到全省總產值的1/3。我省決定,爭取用3-5年的時間將我省建設成為無規定動物疫病省。
“示范區已成為山東的金字招牌”,省畜牧辦副主任劉炳譚告訴記者,“通過7年的
項目建設,膠東半島無疫區示范區提升了標準化飼養水平,增強了疫病控制能力,促進了畜產品出口。”現在,外地來的客商都點名要無疫區的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和無疫區建設前相比,無疫區示范區畜產品的省內市場占有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
據了解,示范區目前新建、改建獸醫站800多個,購置儀器設備近3萬臺,為有效控制動物疫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無疫區建設前相比,豬的死亡率下降了1.7個百分點,禽兔死亡率下降了3.7個百分點,牛羊死亡率下降了1.4個百分點。每年減少畜禽死亡1.41億頭(只),減少損失15億元以上。
無疫區示范區內大力推動標準化飼養技術,僅今年一年,就推廣畜禽飼養、疫病防治等技術標準、規程200多項。到2004年底,示范區共新建、改建標準化雞舍3萬多棟,飼養肉雞近4億只。示范區內現有加工出口企業200多個,示范區畜產品出口占到了全省的約80%,創匯額比建設無疫區前增長29%。
初步測算,示范區每年可增加經濟資金效益近30億元,使9萬農民養殖戶平均每戶年增收1000多元,農民人均年畜牧業現金收入增加近100元。
劉炳譚說,看到了建設效果,現在東營、濱州、淄博、濟寧等地紛紛找到省里,要求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即使省里不投資,自己籌資也要搞起來。
1998年以來,國家先后在我省12市97個縣(市、區)投資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或動物防疫基礎設施項目,共計投資2379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3078萬元,地方配套資金10716萬元。特別是2001年以來,農業部把我省的青島、煙臺、威海、濰坊4市的34個縣(市、區)列為無疫區示范區,大大推動了無疫區建設步伐。2003年10月,示范區順利地通過了農業部驗收。
目前,我省已有60多家獸藥生產企業通過了國家GMP認證,占全國的1/5。全省畜牧業總產值、肉蛋奶總產量等十幾項畜牧業主要經濟指標居全國前列。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