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海關系統全國“青年文明號”揭牌儀式在黃島海關隆重舉行。黃島海關通關處成為青島關區首次獲此殊榮的單位。這塊獎牌成為青島海關文明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讓最大的現場成為最亮的窗口
黃島海關是青島口岸最大的現場,承擔著青島海關轄
區內60%進出口貨物的申報工作。凡是到過黃島海關報關現場的人,都會被這里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場面所感動:明亮的報關大廳內,報關員們麻利地打理著報關單證;海關每個崗位的功能一目了然,關員們禮貌、高效地接單審核。大型宣傳專欄、觸摸屏和電子顯示屏上顯示著最新的業務信息,接受外界監督的投訴箱擺在醒目位置。“溫馨服務區”中配備了膠水、紙筆等文具,為報關企業提供了方便的工作環境。 2002年,青島港外貿集裝箱航線整體西遷前灣港,三年之后一躍成為世界第12大集裝箱口岸。面對進出口貨物每年30%的增長速度,海關監管力量明顯不足,黃島海關通關處75名年青關員,承受著確保山東口岸暢通的巨大壓力。2004年全處日常及節假日加班3500余人次,8000多小時,平均每人加班超過100小時。全處共審核進出口報關單124萬票,監管進出境貨物9255萬噸,征收稅款176億元。在青島海關的統一部署下,海關把通關服務延伸到了通關改革的各個方面,以嚴密監管和高效動作為目標,相繼出臺了“屬地報關、口岸放行”、“信譽通關”、“價格預審核”、“通關質疑綠色通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消除了報關現場擁堵的通關瓶頸。黃島海關打出的“陽光海關、真誠服務”的通關服務品牌,形成了口岸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文明創建活動碩果累累
黃島海關通關處榮獲海關系統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是青島海關多年來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海關的各項工作,對海關努力打造高素質的準軍事化紀律部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多年來,青島海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文明創建與隊伍正規化建設結合起來,從業務一線抓起,從規范關員行為著手,強化文明執法,推進文明服務,逐步形成了一套標準統一、規范有效、便于操作的文明服務標準體系,促進了海關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的提高。幾年來,青島海關先后榮獲中央文明委和國務院糾風辦聯合授予的“全國文明行業示范點”稱號、“山東省文明機關示范點”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海關唯一獲全國文明行業示范殊榮的直屬海關。
服務經濟促進發展
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是海關工作的落腳點。文明服務、文明執法不僅體現為一張張笑臉,更是實實在在的方便和效率。青島海關關長李書玉說:“海關既要做國家經濟大門的把關人,又要做經濟建設的參與者;既要對國家負責,又要為企業服好務。”這是青島海關爭創服務品牌的基本理念。
青島海關把通關效率是否提高、進出口企業是否滿意作為檢驗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標準,想方設法改革完善通關模式,提高口岸通關效率。近幾年來,青島海關緊密配合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不斷改革和完善通關模式,為青島口岸創造了良好的通關環境。
青島海關確定今年為“海關業務服務年”,推出了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10項具體措施和支持青島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的具體措施,相繼實行了“無紙通關”、“網上付稅”、“加工貿易聯網監管”等改革措施,對信譽良好的企業給予便捷通關;為了及時解決企業通關中的難題,開設了“通關110”,建立了通關應急機制,實行“全天候”通關,只要企業需要,海關就加班加點上門驗放。作為10項具體措施之一的“屬地報關、口岸驗放”通關模式,今年5月在全省12個內陸海關正式實施后,解決了內陸企業兩地奔波報關的問題,配合了山東省“半島城市群”戰略的實施。唐光于佳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