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國家部委、企事業單位收發室工作人員,與北京市阜成門郵局客戶維護部營業員劉建海經過預謀,以加大郵資的方式,把11個涉案單位的近150萬元公款據為己有。(今日本報10版) 收發室,一個看似沒有多少“油水”可撈的“清水衙門”;收信發信,一項好像并無什么“權力含
金量”的辛苦差事,居然寄生著一窩肥油油的蛀蟲。這使我們發現了,所謂的“清水衙門”未必不會“藏污納垢”,權輕小吏未必沒有以權謀私的生財之道。看來腐敗發生的概率和規模并不一定與權力之大小成正比例,再小的權力也可以制造腐敗,乃至制造“重量級”的腐敗。 此番涉案的收發員,無一不是來自財大權重的部門,都是郵局的大客戶,收發員們掌握著“高附加值”的小小權力,而由于監督的缺位,他們將這小小權力用于為個人謀取私利,就易如反掌。《南國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