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意見》日前發布,該意見將是今后15年時間內我省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提出,從現在起,用3年時間在全省建設300個循環經濟型企業、20個循環經濟型園區和10個循環經濟型城市,到2020年,把山東省建設成為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經濟體系
、資源利用效率和資源生產率不斷提高的資源節約型社會。
按照該意見,我省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將分為到2006年、2010年和2020年三個階段進行實施。到2020年,我省將建立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經濟體系、資源利用效率和資源生產率不斷提高的資源節約型社會,萬元GDP能耗達到0.63噸標煤,萬元GDP耗水達到75噸,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5%,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70,每公頃建設用地產出GDP300萬元以上,每增加億元GDP土地增量降低到10公頃以下。
該意見指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省委提出的工作目標,堅持節約優先、合理利用、循環利用資源的方針,通過法制、政策、制度、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等措施,形成政府推動、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資源節約機制,在全省建立起資源節約型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保障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據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將突出抓好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節礦5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抓好資源開采、資源利用、社會消費、土地利用4個環節,重點發展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接、能量梯級利用等技術和項目,積極開展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
同時,我省還將抓好對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宏觀管理,按照企業、園區、城市3個層次,以試點與示范來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完)(袁濤 王成義 白天)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