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知自9月21日起活期存款利息改為季結,6種存款利率由各家銀行自定
利率市場化的腳步漸行漸進,中國人民銀行的一紙通知將六種存款的利息設置權限下放給了各商業銀行。“今后,各家銀行的存款利息
可能千差萬別,市民像逛商場一樣,沒事時多到銀行逛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市民要學會選擇銀行。
活期利息“漲了”
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結算方式即將改變,記者昨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證實,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存貸款計結息問題的通知》,從9月21日起,活期存款利息每年結算一次的方式將改為每季度支付一次。將在每季度末月的20日結息,21日付息。
按照新的規則結息,相當于活期存款利息多了幾次“利滾利”的機會。例如,10000元活期存款按年結息是57.6元(稅后),按季結息一年能拿到57.72元(稅后),多了0.12元。
利息差異出現
按照《通知》規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兩種存款以外,對國內銀行的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定活兩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6種存款種類,央行只設利率上限,計、結息規則由各銀行自行制定。這就意味著,同樣一筆存款,存到不同的銀行,拿到手的利息將不盡相同。央行提供了積數計息(按日計息)和逐筆計息(按整年整月計息)兩種計息方式,以一筆10000元的定活兩便存款計算,假定年利率為1.89%,2月28日存入,11月1日支取。積數計息法計算的利息是108.03元;逐筆計息法計算出的利息是107.5元,相差0.53元。
學會選擇銀行
“《通知》透露出一個信號: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逐漸加快。”昨日,招商銀行青島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央行放開6種存款的利息設置權限,意味著各商業銀行在利率設置及利息支付方式上將出現競爭,市民在存款前一定先“貨比三家”。
“從外幣到本幣,從貸款到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商業銀行自主經營的權限越來越大。”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家銀行中長期美元存款的利率已經出現差異,以兩年期美元存款為例,年利率有1.125%、1.3125%、1.45%等多種。而深圳建行則率先下浮了活期存款利率,余額在500元以下的深圳建行活期存款賬戶只能獲得0.01%的年利率。利率市場化對普通市民而言并非壞事,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讓老百姓從中獲益,去年年底以來,多家銀行已經多次上調美元利率,例如,一家商業銀行在今年5月20日將兩年期美元利率從1.25%上調到1.3125%。
這位負責人認為,市民要學會選擇銀行。“中國的銀行業正在與世界接軌,利率市場化、中間業務收費等都是必然的改變,市民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常到銀行逛逛,選擇一家利率最高、服務最好的銀行。”記者徐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