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荔灣區黃沙隧道口的百年老站——廣州南站,于7月9日正式關閉,部分設備目前已開始拆卸。據了解,南站舊址將被納入廣州黃沙水產市場的擴建工程中,5年后,投資8億多的黃沙水產市場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活鮮水產市場。
百年老站一個月完成設備拆卸
記者昨日來到這個靜默下
來的老站。百年以來,廣州南站大概從未如此安靜過,靜得連小鳥在樹上唱歌的聲音都聽得到。珠江邊,高大的吊臂臺沉默著,見證著南站最后的時光。
經過了一個月的過渡期后,南站于7月9日正式關閉。但據南站有關人員表示,目前所有的員工仍正常上班待命,進行一些工序上的交接,準備接受鐵路集團的下一步分配。
雖然昨天是星期天,但記者在南站仍看到大約二三十名員工在烈日下忙著進行設備的拆卸。一名員工告訴記者:“一些沒有用的貨架將會回爐,一些有用的設備將被拆成部件,調配到不同的車站。”南站有關人員估計,主要設備的拆卸工程大概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
在南站的34號倉門前,記者遇到了在南站工作了31年的徐姨。據了解,南站25號倉和34號倉還有部分的零擔貨沒有被提走,都將在今天內被運送到廣州東站、大朗站等火車站。徐姨感慨地指著面前的一條通道說:“以前這里很熱鬧的,因為貨柜車多還經常塞車,現在都冷冷清清的。”
黃沙水產市場“占地”后更大更強
在傍晚的夕照中,在緊挨著廣州南站的黃沙水產市場一個魚檔門口,水產市場場長陳智勇向記者描繪了未來水產市場的新景象:“約在5年后,黃沙水產市場將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鮮活水產品交易市場,其中僅咸水魚的經營面積就達2.5萬平方米。”這其中就包括日前已關閉的廣州南站的1.6萬平方米的面積。據資料顯示,1994年7月開業的黃沙水產市場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經營以批發為主,主要有魚、蝦、蟹、貝類等咸淡水水產品200多個品種。據統計,到2000年,該場的交易量就達18萬噸,交易額逾50億元,在當時已為全國同類批發市場最高。
根據省、市“十五”規劃,黃沙水產市場計劃將原來2.6萬平方米面積擴展至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將達18萬平方米。陳智勇透露,擴建工程總耗資將超8億元,計劃用3-5年的時間完成。屆時,新的水產市場將增加冰鮮、干貨、冷藏品等新產品。“此外,還會增設水產品加工工廠等,總之,到時候黃沙水產市場將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鮮水產品市場。”陳智勇說。
陳智勇表示,目前水產市場正在擴建一期工程,屬于二期工程的南站舊址最早也要在兩年后才能動工。 (新快報記者邢冉冉
實習生馮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