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關系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關系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關系到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的政治穩定。新形勢下,怎樣強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保障,越來越受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注。為適應安全生產形勢的需要,即墨市從強化“三個積極性
”入手,對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構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創建“平安即墨”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一、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抓安全生產的積極性。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法人代表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企業承擔其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為此,我們通過對企業廠長(經理)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管理知識培訓、請“專家查隱患”,對企業進行評估定級和嚴格執法等措施,在全市企業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力度,改善安全生產環境和條件,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和日常管理,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現象,從而改變責任不清、紀律松懈、管理不嚴、有章不循的狀況,提高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安全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加快了企業隱患的整改速度,提高了企業安全生產綜合防御能力,初步建立起企業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到目前為止,全市有72家被評為C、D類級別的企業,經過實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上升為A、B類企業,較大事故隱患整改率達89%以上,企業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經濟損失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42%、67%、17%。 二、強化監管部門和鎮級政府抓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為強化監管部門和鎮級政府抓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全面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我們制定了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分管領域的安全生產具體負責的“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縱向下達給24個鎮、街道辦事處,橫向下達給公安、交通等26個重點部門,對安全生產控制指標完成情況每月一公布、每季一考評、半年一總結、全年一考核。并實行工作指標“記分制”,創造性工作“獎分制”、發生事故“扣分制”、重特大事故“一票否決制”、“強企強村”發生事故“否決制”。同時,我們還把鎮、村、企三級網絡體系建設和“機構、編制、經費、人員、辦公設施”五落實情況,列入年度安全生產目標進行考核,限期達標。通過強化考核來協調監管部門及鎮、村等各方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2003年否決了一個鎮、一個市直部門;2004年否決了一個部門和一個企業,并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記過、警告、全市通報等處分。目前,全市717村莊建立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427個規模以上企業建立了安全機構,2302個中小企業,配備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其中鎮級以下安全管理人員已達5455人,在全市初步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各級各部門抓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 三、強化社會監督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全社會關心、關注安全,給企業、政府施以壓力,確保公民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和舉報權,有利于強化安全監管工作力度。為此,我們在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即墨市安全生產事故和隱患舉辦獎勵辦法》,向社會公布了事故和隱患舉報電話和郵箱,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全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對于群眾舉報的事項,一經查實,將給予舉報者100至3000元的獎勵。同時,我們還定期對安全生產形勢、事故處理情況向社會公開發布,并積極接受媒體監督,借助社會力量,加強安全生產。今年6月份以來,我們已受理舉報電話7起,查處事故隱患5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