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季節,青島2中留英預科班、中國海洋大學碩士預科班頗具預見性地推出全國巡回暑期職業培訓,由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網絡招聘機構、用人單位三方聯動,為“海歸”求職把脈,讓“海歸”不再“海待”。 “海待”現象曾一度被某些媒體無限放大,讓人們對出國留學產生了一些
誤解。但“海待”問題也不容忽視,調查表明,回國后6個月以上才找到工作的仍占總海歸人數的42.5%。業界人士將其歸納為三方面原因:一是“海歸”中有一批高水平人才,但也有只讀了語言學校或是只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的回國人員。因后者能力不足,不“海待”都不可能;二是認為自己投資了就期望過高薪酬,熬成“海待”;三是缺乏一種有效機制聯絡需求方(企業)。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除第一個方面的原因無法解決外,只要“海歸”、社會、企業、學校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幫助“海歸”職業發展和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互動機制就可以解決“海待”問題。 而這一機制已經在青島第一個“吃螃蟹”!青島2中留英留澳預科班和海大雅思碩士預科從2005年初正式啟動暑期職業培訓。7月17日,他們邀請前程無憂資深講師,為回國學生安排專業的職業培訓,幫助他們準確職業定位和找到合適的工作。
本次培訓課程由曾經擔任畢馬威北京公司人力資源咨詢高級經理的姜寧禹講師擔綱,針對準備步入社會的學生特點與問題實施有效、有趣、有激情、有思考的討論與培訓。議題有“工作是什么?”“企業是什么?”目前的就業環境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如何調整職業心態,積極面對,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是一個需要“海歸”也成就“海歸”的時代,只有擁有了大量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中國企業才能在國際化路上走得更好、更遠。某知名IT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80%的企業愿意接收“海歸”人才。對處于和平崛起時期的中國來說,“海歸”是一筆人力資源財富。這筆財富價值不僅體現在科技、信息及經濟管理領域,更體現在社會影響、文化交流以及國際人際關系網絡等各個方面,是中國與世界全方位接軌的催化劑。”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除針對其內部畢業生外,也對外免費開放。這對于“海歸”,考慮出國的學生,有學生在海外求學的家長,以及考慮職業發展的其他人士不可多得的機會。報名請咨詢主辦方熱線:88908430/82031591
相關鏈接
主講:姜寧禹先生
曾任畢馬威北京公司人力資源咨詢高級經理、現任前程無憂副總裁
培訓內容:
什么是職業化;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六準則;職業人的成功之路:職業發展黃金定律;職業定位等
時間:9:30-11:30培訓地點:青島市新聞中心新聞報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