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最大的針織品出口生產企業青島即發集團與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共同投資建設的東麗即發(青島)染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奠基。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4億美元,目標是要打造亞洲最大的以高檔染色面料為主的梭織業生產基地。
東麗為何將“繡球”拋給即發?此
次強強合作對于青島乃至全國的梭織產業意味著什么?在日前舉行的奠基儀式上,記者就此采訪了合作雙方有關負責人。
據了解,成立于1926年的日本東麗株式會社,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纖維生產企業,其合成纖維技術和規模以及紡織面料染色技術均處于世界第一。在日本及海外18個國家和地區共擁有232家子公司。產品以出口歐美為主,占領全球30%的市場份額。
東麗即發染織公司一位副經理告訴記者,東麗自1970年就開始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擁有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基地。伴隨著中國縫制產品出口的擴大,以及中國內需的高度擴大,東麗于2002年7月在中國成立了東麗中國有限公司,并決定在我國建設世界最大的紡織面料生產基地。
至于為什么選擇在青島建設這個生產基地,這位副經理說,東麗在經過對中國幾個主要城市的認真考察后,最終的兩條結論促使東麗將“棋子”落在青島:一是即發及青島的人好,企業和政府講誠信、有熱情;二是與即發剛剛啟動的進軍梭織產業、彌補國內短腿現狀的戰略不謀而合。后來經過雙方多次磋商最終達成了合作。
據悉,此次合作是東麗株式會社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民營股份制有限公司,也是即發集團第一次與世界500強企中的生產性企業合作。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了強強聯合。合資公司主要生產高檔襯衣面料、休閑裝面料、工裝面料。目標是建設紡紗、織布、染色和成衣加工一條龍的生產加工企業,設計紡紗能力為每年10萬紗錠,織布和染色能力每年2億米。一期工程計劃投資1億美元,建成后年產高檔服裝面料1億米。二期工程計劃2008年前竣工。所有項目投產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億米高檔服裝面料和1000萬件服裝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30億元,出口創匯3.5億美元,安置勞動力7000人,發展成為國內最優秀的服裝面料和成衣生產基地。
即發集團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即發集團建立了集織布、漂染、縫紉于一體的針織服裝生產體系和完善的發制品生產體系,主要生產棉紗、針織品、發制品、手套、玩具、水洗服裝、包裝制品等7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規模屬全國最大。與東麗株式會社等世界知名企業的合作,標志著即發集團在紡織服裝產業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
截至目前,即發集團已與包括日本雙日、東麗、東綿、豐田、伊藤忠、丸紅等6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5個國家的12家企業進行合資合作。2004年,即發集團完成銷售收入31.8億元,出口創匯2.45億美元。目前,集團及其配套加工企業共安置農村勞動力2.5萬人,去年在本市農村發放加工費1.5億元,僅此一項就使全市農民人均增收160元。
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東麗即發(青島)染織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項目投產后,將有一大批項目隨之跟進,并與即發集團在更廣的領域繼續合作,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染色面料生產基地,對于迅速提升青島乃至山東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檔次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鄒吉宏李瑞鴻張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