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通過介紹,你根本無法把眼前這位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婦女與大名鼎鼎的青島酒廠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聯系起來。但就是這位徐清麗,在競爭近乎白熱化的白酒市場上,率領著“青酒”團隊左沖右突,縱橫馳騁,創造了“青酒”在白酒行業青春不老的奇跡。 她的執著造就了青酒今
天的輝煌 青島酒廠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原是膠州市一家國有企業,2001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徐清麗執掌青島酒廠的“帥印”,正值白酒業競爭愈演愈烈的低迷期。
1995年,秦池酒廠以6660萬元成為央視黃金廣告段“標王”,掀起了白酒行業的巨浪。秦池的一夜成名讓青島酒廠的部分職工躁動不安,是孤注一擲,在宣傳上大做文章,還是靜下心來,抓產品質量,創建企業的品牌,干部職工意見不一。
“質量是企業在技術、管理、市場、效益、信譽等方面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的形象和生命線,任何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抓好自己的產品質量,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品牌!鄙先我潦,在整個社會尚缺乏現代企業管理氛圍的大背景下,徐清麗和她的創業者們率先舉起了質量大旗,鮮明地提出實施品牌戰略,并將其作為酒廠創業時期的最高目標和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的前提。
南阜家酒是青島酒廠的老品牌,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為把“南阜家酒”打響,多少個日日夜夜,徐清麗幾乎每天都在用“心”巡視這個企業,巡視著一條條生產線,巡視著每一個崗位,關注每一個細節。在設計思維上,她尊重并吸收現代品質控制的精髓,保證每一瓶酒的酒品都一脈相承;在工藝流程上,吸收酒業釀造的先進技藝;在釀酒基地上,她率先使用了國內居于領先的生態型釀酒構造;生產流水線,她采用國內一流的流程設計;各類關鍵儀器,她選用國際一流的酒質分析儀器———安捷倫氣相色譜分析儀;在技術上,她更是竭盡創造,用盡精奇,采取“精選五谷、大蒸大回、深層發酵、古窖醇化”的工藝,反復掂量新酒的品質純度。正是這些繁雜的基礎工作,像堆砌金字塔的數百萬塊基石,奠定了今日“南阜”品牌。
1997年,一則“川酒滾滾入秦池”的報道破滅了秦池神話。而青島酒廠在低谷中迎來了一次次的逆勢飛揚,在魯酒普遍不景氣的市場大環境下,“南阜”品牌在全省全面打響,部分產品銷到了湖南、廣東等地,銷售收入連續5年來以兩位數的速度迅猛增長。“南阜”牌注冊商標連續三年被評為青島市著名商標,2004年還獲得了山東省著名商標,被青島、膠州兩級政府重獎30萬元。
創新永遠是青酒發展不竭的動力
據統計,我國僅縣級以上的白酒企業就有3.7萬余家。面對白酒行業日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徐清麗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在工藝日趨接近,白酒類產品差別越來越小的情況下,要想脫穎而出,必須走個性化的道路!市場呼喚個性化!
經過廣泛的市場調查,徐清麗決定創新產品模式,走生物產業鏈之路,打造健康品牌。1998年初夏時分,徐清麗帶著全新的構想,走進了亞洲最大的研究海洋生物的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進行生物工程鏈產品的研發。以科技為依托,融合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的釀酒工藝,歷時3年的研發與反復試驗,于2000年隆重推出了全國第一家海洋螺旋藻南阜生命酒,一舉填補國內白酒空白,引起了同行及專家的高度關注。
創新,在徐清麗的眼里,不僅僅限于產品和技術的創新,更在于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的創新。著眼于技術創新,徐清麗的眼光瞄向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薯類酒精工業廢液環保綜合開發利用技術,主動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環保總局取得聯系,聯合申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加速中國可再生能源商業化能力”建設項目。申請被批準后,公司將“利用酒精廢液生產沼氣再生能源項目”上報國家經貿委項目管理辦并獲得立項,成為國內釀酒行業第一批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每天生產的約300噸酒泥經過轉化分解后,變成了沼氣、水和沼氣肥,解決了公司40多年來污染高額投入大問題,由“廢物”變成了“香餑餑”,年可節約資金近100萬元。
優秀的團隊始終讓人引以為豪
“酒廠能有今天,主要得益于我們這支團隊,只要還是這幫人,什么設備不要,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仍可以再造一個新酒廠!毙烨妍愓f。
這是一支不斷學習、勇攀高峰的團隊。
徐清麗對學習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她經常對職工說,當今世界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必將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走進青酒公司,“今天你學了什么?”的醒目標語,隨時激勵著青酒人勇攀知識高峰。已到不惑之年的徐清麗不僅到山東大學生物工程系進行了脫產學習,還特地選拔技術人員到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深造,不定期的參加清華、北大的經營管理培訓班,在行業內部組織開展的各類長、短培訓班上,總能見到青酒人孜孜不倦的身影……青酒公司每年在職工學習培訓上的投入達幾十萬元。
十幾年了,徐清麗的每一天都和酒廠聯系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10個小時以上,在她的日程表上,幾乎沒有節假日,而且往往節假日的時候,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每次出差回來,她的第一個去向是企業。后來做了董事長,經理們勸她星期天休息休息,可她已經形成了習慣,仍然不由自主地出現在自己或部下的辦公室、車間里。徐清麗的無私奉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酒公司的廣大干部職工,只要碰到公司有急事、難事、復雜事,干部職工一呼百應。1998年南廠擴建,時任副廠長的劉緒講卷著鋪蓋卷來到工地,自己設計圖紙、自己組織帶領內部職工施工,提前兩個月竣工,為企業節省資金100多萬。分管技術的副廠長孫曉東進廠前滴酒不沾,可是他為了找準酒的感覺,把好產品出廠關,多少次品酒品到舌尖發麻。為保持靈敏的味覺,確保品酒的效果,向來喜歡吃點辣椒的他,硬是堅持不吃辣……為了這個企業,甘愿奉獻自己,已成為青酒人的一種信念。梁學勇徐佑起劉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