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個億打造新聞烈士陵園,并為1942年“十字嶺”戰役中犧牲的50位新聞戰士立碑,讓先烈的英名永存千古。7月10日,山西省左權縣委縣政府在京宣布,“新聞烈士陵園”將于8月15日正式動工。它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的“新聞烈士陵園”。 人均要攤1852元 &
nbsp; 為死難烈士修建陵園、樹立紀念碑,緬懷那些在槍林彈雨中捍衛民族尊嚴和新聞精神的勇士,這本無可厚非。然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用3個億為50位新聞烈士建陵園,這是不是太貴了? 左權縣位于山西省中部,在去年7月發布的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名單中,左權縣赫然在列。 3億元投資相當于該縣生產總值的1/3,約等于全縣2年的財政收入,意味著全縣每人承擔1852元的稅收負擔。顯而易見,“3億元”對于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小數目。并且,該縣2005年確定了4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預計近25億元。無論是財政負擔還是引資壓力已經非常之大,再增加3億元投資,無異于重上加重。 決策者問過老百姓嗎 在“紀念過去”上耗費一元錢,就意味著“造福當下”的投入減少了一元錢。因此,在“紀念過去”和“造福當下”之間,政府必須根據現實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公眾需求,謹慎地權衡。記者不知道,左權縣的決策者在 決定投資3億元建設新 聞烈士陵園之前,是否經過審慎地考慮,是否充分征求全縣公眾的意見?投資3億元建設新聞烈士陵園和投資3億元于公共設施建設,哪一個更能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