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青島海關實行的‘屬地報關、口岸驗放’的通關新模式,讓企業省力、省錢、省時、省心,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海關是在俯下身子為企業服務。”7月5日,山東外運弘志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給青島海關發來感謝信,真誠表達了企業對通關新模式贊揚。  
; 今年5月8日起,青島海關在黃島口岸與關區13個內陸海關之間推出“屬地報關、口岸驗放”通關模式。這是海關整合監管資源,依托信息化管理技術和高科技手段,對現行通關作業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這一模式同時與青島海關先后推出的無紙通關、加工貿易聯網監管等多種改革措施有效整合,為廣大內陸企業在屬地和口岸之間構建了一條區域通關便利之路。截至6月底,青島關區12個內陸隸屬海關共計693家企業適用這一措施,進出口業務量同比增長了436%。 新模式下,內陸進出口企業可以實現當天申報、即時放行,當天集港裝船,通關時間由原來的3天縮短到半天;同時,將原來在口岸申領證明聯所需的5-7天時間縮短為1天,避免了單證傳遞引起的疏漏和差錯。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報關員陳女士高興地說:“屬地報關,口岸驗放”與“無紙通關、屬地交單”模式配套使用,一票無紙通關出口貨物只要5分鐘就完成了從申報到放行的全過程,所用時間是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從通關成本上來講,原來每票報關單包括代理費、交通費、預錄費等報關費用約250元左右,新模式下我們足不出戶就可完成錄入申報,省時、省力又省錢,一年就可節省相關費用至少三四十萬元。” 新模式的推出同時還使物流更加暢通。在這一點上,山東外運弘志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收益頗多。報關部經理韓女士告訴記者:“實施該模式后,進出口貨物在運抵口岸海關電子閘口前,企業可以提前申報,海關提前審核,海關與口岸港務部門聯網,實施電子信息放行,使不需查驗的進出口貨物無需到口岸海關辦理任何手續,直接在內陸海關通關放行,貨到閘口后立即驗放,海關監管融入企業物流之中,保持物流的連續性,少部分需查驗的貨物,也和在口岸海關通關一樣,真正享受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我們就像是坐上了直通車,一路暢通無阻。” 青島海關通關模式的改革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將進一步發揮青島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山東省“半島城市群”戰略的實施。海關改革力度的加大及廣大內陸企業的逐步認可,還直接帶動內陸地區報關、報檢、物流業等相關業務發展,山東口岸“大通關、大物流”的新格局已初現雛形。(鄒吉宏張軍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