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昨日,家住市南區的孫女士拿著兒子平平的戶口簿在市太平路小學門前犯了愁,由于她提供不出和戶口簿一致的房產證,只能寄希望于學校在招收滿符合條件的學生后,還有計劃空額,這樣平平才會有機會進入該小學就讀。昨日,為期兩天的我市小學新生報名正式開始,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新政策規定,持
有戶口簿和房產證“兩證”的孩子優先入學。
按兩證“分層次”入學
今年全市小學入學年齡為六周歲(199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各類殘疾兒童入學年齡為7-9周歲。與去年相比,今年我市規定,小學新生報名時,家庭必須同時持公安部門核發的兒童隨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同戶、同住的戶籍卡(本)和與戶籍情況一致的住房產權人房卡(產權證)報名,即持“兩證”報名。按規定,各學校要在7月30日張榜公布新生名單,并向家長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如果像孫女士那樣,只能提供孩子的戶口簿,沒有房產證怎么辦?“這種情況在市南區并不少見,按全市的統一規定,只能實行‘分層次’入學辦法。”昨日,市南區教體局教育科袁科長說。他介紹,按規定,各小學要首先保證學區內“兩證”齊全的適齡兒童入學,然后再考慮只有戶口簿的孩子。“如果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報滿了,要往其他學校調撥。”
外來孩子都有學上
每年入學時,一些外來務工的家長都很著急,就怕孩子報名上學“出岔子”。昨日,市教育局副局長韓曙黎介紹說:“我市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子女都有學上,并且交費和市區學生一視同仁。”她表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實行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如果距居住地最近的學校滿額,學生可被調撥到其他較近的學校入學。
今年市內四區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采取集中報名的形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報名時,須攜帶父母一方勞務合同或營業執照、在我市住滿一年的證明、暫住證、房產證或租房合同、原籍戶口簿等,報名后由各區教體局根據周邊學生情況統一調撥。
附:市內四區外來孩子報名時間和地點
各區時間報名地點市南區7月16日-17日市南區社區教育中心(定陶路6號),市南區教工第五幼兒園市北區7月18日上海路小學、順興路小學、福州路小學四方區7月18日杭州路小學、人民路第三小學、洛陽路第三小學李滄區7月23日-24日滄口片在振華路小學、李村片在北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