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賠錢 因認為物業公司沒有履行保管義務,致使停放在小區內的轎車被盜,業主方先生將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物業承擔賠償責任。今天,市二中院終審判決物業公司賠償方先生4.4萬余元損失。
2004年8月2日,方先生停在小區物業公司指定車位
上的車被盜。同年10月,保險公司按車輛折舊后價值的80%向方先生賠付19.5萬余元。2004年10月,方先生將物業公司起訴至一審法院。 原告說法
方先生向物業公司交納了物業、停車車位、保安等費用,而物業公司未能有效履行其防止車輛丟失職責,致使車輛丟失,且在此后未能提供任何有關破案的線索。
方先生要求物業公司賠償未獲保險公司賠償的購車款6.4萬余元及其他費用。
被告說法
對交納車輛管理費的業主,物業公司起初采用車輛進小區發放憑證、出小區查驗憑證的管理方式。但因業主認為不方便,故改成業主將車證放置于車輛前風擋玻璃處,憑車證出入。
方先生的車當晚開出時,保安看到前風擋玻璃處有證,就放行了。公司沒有在方先生車位旁發現地上有碎玻璃等殘留物,旁邊的鄰居也沒有聽到車輛的警報聲。且公司在小區設有保安巡邏,方先生的車不是被砸或被撬以后開出去的,公司盡到了保管責任和應盡的管理義務。
法院終審
一審法院審理判決后,方先生上訴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市二中院經審理認為,物業公司收取了方先生2004年車位費并為其指定了停車位,雙方已經形成了停車管理服務關系。
物業公司沒有按照《北京市居住小區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對小區車輛采用進門發放停車憑證、出門查驗停車憑證后放行的管理方式,而采取要求業主將車證放置于車輛前風擋玻璃處的做法,顯然難以達到安全防范目的。
另外,物業公司為方先生指定的停車位既不在小區24小時值守保安的視線范圍內,亦不在小區的電子監控范圍內。
由此可以認定,物業公司在停車管理方面有疏漏之處。對方先生的車在小區內丟失,物業公司存在過失,應承擔賠償責任。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