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23日,位于平度路青島市群眾藝術館的市民小劇場將正式投入使用。對于4月底才完成硬件設施改建并獲評國家一級館的市群藝館而言,這一劇場的開張顯然具有特殊意義,特殊性不僅在于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杰忠與天津市曲藝團的應邀熱場,即將重現若干年前同一地點永安大戲院
的青島曲藝風潮,更為重要的是,這座現代化的館舍,將以此為開端,實現服務功能的全面升級與轉型。 不培訓也去群藝館
長期以來,群藝館針對普通市民的服務功能更多地發揮在廣場演出與社區群文輔導相結合的活動中,室內則由于設施和場地的局限,僅開展了一些針對小部分群體的藝術類培訓,且由于時間的受限,接受培訓的這一部分群體中,老年人又占了多半。
新館設施功能的相對完善無疑擴大了群藝館的服務范圍,除了配置較高的舞蹈、器樂、聲樂等各類排練廳和書法、繪畫、攝影等藝術教室20余個外,可容納300人的五樓市民劇場,可容納100人的二樓小劇場(市民劇場),展廳、茶吧、書吧、享有全國信息資源共享的電子閱覽室……均為普通市民提供了較之廣場演出和藝術培訓更加豐富的文化服務內容。
以市民劇場為例,每周六下午3:00至5:00,市民劇場都將有新鮮的演出上演。在這里,普通市民不僅可以免費看演出,還將登臺成為主角。據悉群藝館目前已經排定了五場市民劇場的演出,其中包括以家庭為單位的競技表演;優秀少兒器樂展示;地方戲曲及京劇票友的自發聯誼等……昨天上午,記者在市民劇場看到,青島市的奧運形象之星的選拔初賽正在這里進行,現場一派生機勃勃的熱鬧場景。
據悉,新的群藝館可同時接納2000人,可以肯定的是其中有近1000人并非是來培訓。如今到群藝館,即便不參加培訓,也不會再被拒之門外。羅馬柱的宮殿式立面裝潢當然也不能令普通市民望而卻步,因為正對大門的那面墻上,群藝館新增加的一條標語異常醒目:市民文化的樂園。對于島城的百姓而言,群藝館的門檻正在降低。
將藝術資源整合在群藝館
昨天在四樓的一間排練廳,來自俄羅斯的芭蕾舞老師正在上芭蕾課。據了解,這是群藝館特別引入的一位外籍芭蕾舞專業教師。在全新的群眾藝術館,全新的面孔還有很多,幾天前市群藝館特別從上海引入了身為上海市舞蹈家協會會員的踢踏舞教師林成棟,據說這位老師曾經在香港接受過專業引進的踢踏舞培訓,前天他的第一堂舞蹈課便令首批學員嘆為觀止。據悉,以此為起點,群藝館已計劃強化青島的踢踏舞學習氛圍,并在適當時機舉行每年一度的青島踢踏舞大賽。
在這里記者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展室,房間里陳設了剪紙、布藝、串珠小工藝品等諸多種類的民間工藝品。據了解,這個展室的主人也是群藝館特別引入的具有較高水準的本土民間工藝制作者,她們將在群藝館開設民間工藝制作的專門課程,并借此普及青島的民間藝術。
群藝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利用群藝館這一設施平臺,對社會藝術資源實行有效整合,是群藝館強化其城市服務功能的一條重要途徑。
據悉,群藝館的青島群星管樂團目前業已開始面向社會廣招專業人士及業余器樂愛好者,以便群藝館集中吸收社會藝術力量,館內已擬定了演奏班、學習班和機動班三位一體的培訓方案,以便到2008年培育一到兩支青島市具有較高水平的管樂團。(本報記者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