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九部委聯合制定發布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7項措施: 1、鼓勵工商企業逐步將原材料采購、運輸、倉儲等物流服務業務分離出來,利用專業物流企業承擔。鼓勵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多式聯運
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流企業。對被兼并、重組的國有企業,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給予積極支持。 2、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支持物流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或募集資金發展社會化、專業化物流企業。支持鼓勵資產質量好、經營管理好、具有成長潛力的物流企業上市。各類金融機構應對效益好、有市場的物流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3、積極推進物流市場對外開放。按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擴大物流領域對外開放,鼓勵國外大型物流企業按照我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到國內設立物流企業。
4、支持工商企業優化物流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國有大中型工商企業將企業的物流資產從主業中分離,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創新物流管理模式,提高商品統一配送率。
5、加快物流設施整合和社會化區域物流中心建設。采取必要的調控措施,推動各地區工業、商業、運輸、貨代、聯運、物資、倉儲等行業物流資源的整合,合理規劃建設區域物流中心,開展社會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此類項目,各級政府要給予重點支持。
6、簡化通關程序。
7、優化城市配送車輛交通管理,提供在市區通行、停靠的便利。
我市電子口岸建設加速
“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青島分中心”,是山東電子口岸的運營主體,這一中心,以打造山東地區高效口岸信息服務平臺,面向山東口岸各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為目標,取得了很大進展。經過2004年的快速發展,山東電子口岸已發展成為擁有19827家企業、43483個持卡人的大型口岸物流信息平臺。
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環境,我市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快電子口岸的發展:
一是加強山東電子口岸實體平臺建設,實現虛擬平臺向實體平臺的過渡。建立實體平臺是山東電子口岸2005年的頭等大事,是關系未來發展速度與質量的基礎。建設中,將嚴格遵循海關總署的“三網隔離”、“一點接入”以及數據中心的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數據標準、統一電子口岸品牌的原則,逐步實現以下五個目標:1、提供統一的、本地化的安全與認證服務;2、建立分層次的交換系統,提高傳輸效率;3、實現電子口岸身份認證與交換的標準化;4、實現山東電子口岸完整數據的共享;5、實現數據中介服務,第三方存證舉證功能。
二是分層次多模式推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針對山東加工貿易企業的特點,區分企業類型和實際需求,爭取實現加工貿易聯網監管企業達到150家。
三是加快建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山東電子口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設計目標是實現一個通用平臺,利用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手段向最終用戶提供信息服務。
四是積極推動關港聯網項目進展。青島海關與青島港集團通過搭建基于“山東電子口岸”統一、安全、高效的青島口岸海運物流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和聯網核查,為山東地區大通關服務。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雙方將共同完成關港聯網一期工程七項主要任務:1、電子閘口信息共享;2、完船裝載清單信息共享;3、船舶動態信息共享;4、全面推進“有紙報關、電子放行”的工作,減少紙面單據流轉,提高信息傳輸效率;5、在“山東電子口岸”上設計“關、港聯網數據交換專欄”;6、艙單數據共享;7、“山東電子口岸”門戶網站和“港口EDI平臺”上將相互建立平臺鏈接,方便各自的用戶登錄和使用對方平臺的應用項目,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