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鄧秋 見習記者 嚴怡
攝影孫立新翻拍)記者昨日獲悉,在前日結束的康巴地區考古行動中,省考古隊和故宮博物院等聯合組成的考察組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利用美國的GPS,考古隊有望揭開“格薩爾王紀念城”之謎;此外,康巴地區是否是文成公主進藏經過的地方,也有了大的發現。昨日,省考古研究所在“康巴
地區民族考古綜合考察成果匯報會”上,匯報了此次長達半月的考古的主要成果。據悉,這是四川省和青藏高原地帶首次使用衛星定位方法勘測古代遺址。
神秘的“格薩爾王紀念城”
在雅礱江源頭、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縣“扎溪卡”草原深處,矗立著一座罕見的世界奇觀:一座用刻滿佛教經文、六字真言和佛像的嘛呢石刻壘砌起來的嘛呢石城——松格嘛呢石經城。石經城始建于何時,由誰所建,為何而建都是一個謎。當地傳說,松格嘛呢石經城是在格薩爾時代,英雄格薩爾王的軍隊曾在這一帶與敵人的軍隊發生過一場大的戰爭,許多士兵在戰斗中陣亡。為給戰死疆場的士兵超度亡靈,將士們在這里壘起了一個嘛呢堆。后來的人為了緬懷格薩爾王的功績紛紛來此朝覲,嘛呢堆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了一座城。
“格薩爾王城”之謎將解開
在松格嘛呢石經城,考古專家們無法判斷松格嘛呢石經城究竟修了幾層,也就是說,到底有多少塊嘛呢石才能砌成這樣一座石經城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考古小組采用了國際考古學界最新的“衛星定位”方法。“我們從美國訂購了‘快鳥’系統,‘快鳥’先利衛星將整個松格嘛呢石經城定位,劃分出經緯,再用遙感數據、紅外聲波等探測到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地下河流等。”國家博物館的研究員楊林說,“‘快鳥’可將我們無法看見的松格嘛呢石經城城墻范圍和城墻在地下的厚度探個一清二楚!”據悉,“快鳥”所拍攝的照片在兩個月后才能拿到,照片將立刻被送到實驗室,供考古學家研究。專家估計,有了“快鳥”,這座城的秘密在兩個月后就會有一個重大的突破。
故宮博物院參與合作
在此次大型考察中,故宮博物院出動了好幾位藏傳佛教的專家,與省考古隊的專家一起研究。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李文儒告訴記者,從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與地方考古隊合作,“這是學術研究的回歸,也是‘故宮學’的具體操作。”李文儒說。
文成公主進藏過康巴?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表示,此次考察有重大收獲,“我們正在考證,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是否也經過了康巴的部分地區。這將是一個重大發現。”除此之外,這次考察還對著名的大、小金川碉樓找到了是明代修建的確鑿證據,并為上千張唐卡做了鑒定,“可以說是解放以來最權威的鑒定。”
央視關注拍攝記錄專題
“康巴地區民族考古綜合考察”還吸引了中央電視臺的關注,央視10套隨同考察并拍攝專題記錄片。據央視10套科教中心主任張力介紹,他們將把這次的活動制作成2個小時的專題記錄片,分成4次放映,央視1套、10套和7套節目都能看到。”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