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實現各組團中心及重要活動中心之間連接,市區范圍大多數市民出行在45分鐘之內完成,市域范圍1小時內可以通達各主要城鎮,兩小時內到達兩大“都市圈”(青島、濟南)內的各中心城市,交通規劃勾畫出青島交通的新格局———我市大交
通劃出新藍圖
晚報訊 從市規劃局獲悉,由市規劃局、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所、市規劃院歷時兩年共同編制的《青島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從目前至2020年)》已經完成。按照這一規劃,我市將30分鐘實現各組團中心及重要活動中心之間連接,市區范圍大多數市民出行在45分鐘之內完成,市域范圍1小時內可以通達各主要城鎮,兩小時內到達兩大“都市圈”(青島、濟南)內的各中心城市。
城市干道:“三三二一”
據介紹,為了達到規劃確定的目標,城市的道路網將發生變化,城市干道網總體布局為呈“三環圍繞,三點放射,兩連橫跨,一線展開”。
其中,三環圍繞是以改建環膠州灣高速公路為內環,在紅島和膠州灣底的其它部分新建環灣主干路、介于膠州灣高速公路與204國道之間為中環;市區青銀段與204國道環灣段構成外環;三點放射是指結合青島市環灣品字布局,市區路網的三個主要徑向放射源為青島、黃島和紅島;兩連橫跨,即東西岸跨海通道為兩條,北橋(紅石崖-李村河口)、南隧(薛家島-團島);一線展開,即濱海交通通道市區段。
快速路:“四橫三縱”
快速路體系中,主城區為“四橫三縱”。其中“四橫”分別為仙山路,青黃跨海大橋北橋位至青銀高速連接線,鞍山路-遼陽路及鞍山路向西延長線,延安路-寧廈路-銀川路!叭v”為環膠州灣高速公路主城區段及延長線、山東路-重慶路、青銀高速公路(市區段)。
據介紹,這一規劃實施后,正常情況下能容納100萬至110萬輛機動車出行;交通需求在正常發展態勢下,平均行程車速為32公里/小時。
軌道:規劃8條交通線
在交通規劃中,規劃了由8條線路組成的青島軌道交通線網,該網總長195公里,總體呈放射狀格局。
1號線,薛家灣-城陽中心鎮;2號線,火車站-振華路;3號線,嘉義路-恒星科技園;4號線,市北醫院-沙子口;4號線支線,湖島-遼陽西路,接4號線主線;5號線,薛家灣-規劃的黃山居住區;5號線支線,輪渡碼頭-黃河中路,接5號線主線;6號線,振華路-棘洪灘。
據介紹,軌道交通網絡將直接服務269個交通小區,166萬人和87萬個工作崗位,遠期單日客運量達382萬乘次。(記者蘆智峰)
新建停車場八十多處
新規劃緩解停車難
晚報訊 在《青島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中,停車場的建設也列入其中,市區將新建停車場八十余處。
據介紹,停放車系統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的目標是,緩解現狀嚴重的停車供需矛盾,基本保證“自備車位”的要求;社會停車泊位與機動車擁有量的比例達到15%左右,達到國外先進城市的一般標準。
規劃確定,CBD地區停車步行距離控制在150米以內,市中心區控制在200米以內;路外停車設施成為主體,路內停車只作為有限的補充;結合地區改造,在奧運場館、臺東、中山路和匯泉灣地區將規劃新建和改建大型停車場庫,共80余處,約1.7萬個泊位。(記者蘆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