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萊西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捷報頻傳:總投資10億元的即發工業園簽約;投資2000萬美元的威斯美精密五金二期工程破土動工;投資1250萬美元的青島鳳凰印染投產運營……上半年,萊西市引進外資項目135個,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446個,實際利用內資22.15億元。一時間,萊西成為國內外
商家競相投資的熱土。 思想解放,再解放
時下的萊西,無論是市級領導,還是市管干部,無論是市直部門,還是鎮鄉街道,無論是村莊,還是企業,都在以最大的精力致力于招商引資———設立國外招商辦事處、成立招商小分隊、派出精銳力量到工業發達市區掛職學習;各種各樣的招商洽談會、懇談會、貿促會一個接著一個;到萊西實地考察的國內外投資者摩肩接踵。目前,該市在建的外資項目有82個,總投資達4.12億美元;內資項目324個,總投資達68.26億元;在談的項目更是數不勝數……
近幾年,萊西市以“融入大青島、建設新萊西”為主題,抓住建設半島城市群和半島制造業基地之機,把發展經濟的核心由側重抓農業向側重抓工業轉變。一個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工業興市的宏偉藍圖,正在萊西大地鋪展開來。
今年6月2日,青島市委工作會議提出“要集中力量幫助萊西加快實現工業化”。萊西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吹響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戰略號角。
為了將全市干部群眾的思想、行動迅速統一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上來,萊西市圍繞“站在高起點、瞄準大目標、實現新跨越”這個主題,進行了新一輪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廣大干部對照先進地區、先進單位,進一步“破滿、破慢、破難、破低、破松”,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認認真真查找問題。大討論帶來了思想的大解放。全市上下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在認識上再統一、再提高、再深化;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成為大家的共識;各部門、各單位根據各自的職能確立趕超目標,落實趕超措施,把認識的統一、思想的解放迅速轉變為推進工業化的具體行動。
行政提速,再提速
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命根子,投資軟環境則是招商引資的強磁場。為了打造好招商引資軟環境,讓外商進得來、留得下、有錢賺,萊西市努力構建責任政府、高效政府、服務政府。
2001年,萊西市以打造“低成本、高效率、零障礙”的發展環境為目標,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將涉及外商投資的18個單位統統納入中心,并先后3次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從原來的1000多項壓縮到現在的100多項。
為開通招商引資綠色通道,萊西市行政服務中心對審批流程進行重組再造。對項目開工建設實行“一口受理、聯合預審、集中勘察、同步審批、限時辦結”,變“半聯式”分散作業為“并聯式”統一操作,變多頭審批為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服務,變重復勘察為一次性聯合勘察,辦結項目立項階段手續只需5個工作日,比原來縮短2/3;對企業注冊登記實行工商營業執照“一照一章兩證”聯辦,原來十幾天行程,現在3天走完。
2004年7月24日,韓國商人鄭基江先生擬在萊西望城辦事處興建青島佰味食品有限公司。簽約儀式剛剛完成,行政服務中心就組織專人與辦事處進行項目審批服務對接,結果僅用了3個工作日,就完成了項目開工前置審批手續,使企業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提前20多天。
過硬的投資軟環境是制勝的法寶。為進一步優化環境,煥發區域競爭活力,萊西市以“超越企業期望”為目標,著重在服務上做足文章———出臺了《關于加強外企服務工作的意見》,制訂了市級領導聯系回訪外資企業制度,保證在第一時間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一切問題和困難。萊西,已連續6年在青島地區保持外商零投訴記錄。
環境優化,再優化
硬環境建設,萊西當仁不讓。
為了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最適合居住創業的現代化生態型園林城市,萊西市按照“顯山、露水、透綠、出新”的設計風格,先后投資30多億元進行了100多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截止到去年末,城區綠化面積達到490多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8.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平方米。
萊西,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交通便利:處在青島、煙臺、威海三地中心,是半島城市群通向內陸的咽喉要道。同三線、濰萊高速貫穿其中,將萊西納入青島、煙臺、威海“一小時經濟圈”。環保設施完善:先后投資幾億元建起了污水處理廠,日可處理污水4萬噸;投資3600萬元建設了南部工業園第二污水處理廠;城區和工業園內采用雨污分流體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4%以上。
資本總是向投資環境優良的地方流動和聚集。2003年,韓國商人金炳秀先生到萊西投資興建了青島源進金屬制品公司。優美完善的生產生活條件,讓他深深地愛上了萊西,除在韓國漢城留有一處國際貿易聯絡辦公場所外,他把其余企業和全部家當一并搬進了萊西。在他的影響帶動下,鎮興機械、昊成機械、星光鋼管等7家韓資企業相繼到萊西落戶。 本報記者宋學智本報通訊員崔展紅劉廷紅于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