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來,發生于四川省資陽市等地的“怪病”,近日終于有了初步的診斷結論———7月25日,衛生部和農業部發布的通報,“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有關專家初步認定,疫情系由豬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人-豬鏈球菌感染。” 在縈繞多日的“原因不明”之后,終
于有了疫情病因的初步認定,這讓人們一顆懸著的心安定不少。不過,在細讀了解這次四川“人-豬鏈球菌感染”疫情發生前后的種種情狀之后,事件中暴露、折射出的農村衛生防疫現實讓人擔憂。 據兩部委的解釋,引起這次人感染豬鏈球菌的直接因素為宰殺、加工病死豬。而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感染者之所以染病,大都是吃過病死豬肉,或者殺豬時,由于血液感染。很明顯,病豬肉沒能得到及時控制、銷毀,是這次豬鏈球疫情暴發的直接原因。 為什么那么多的病死豬肉,會游離于檢疫部門的管理之外,成了農民的盤中餐、口中食?我們的農村衛生防疫體系,是否還存在許多諸如監管死角、應急反應效率和能力不足等不可忽視的問題? 當然,許多疫病感染者吃的都是自家病死豬肉,而且患者在感染疫病后沒有及時主動治療,也是造成這次疫情嚴重后果的重要原因。可是,接下來的問題又是:為什么大量農民會明知病死豬肉不健康,還要去吃呢?———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吃死豬肉的危險?或者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無疑,這里透露出的農民生存現狀,更令人憂心忡忡。 因此,四川“豬鏈球”疫情留給我們的反思,不可能也不應該因為疫情病因的“初步認定”而結束。張貴峰擴展閱讀 豬肉煮熟吃不會傳染豬鏈球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李剛說,從該病臨床表現急性起病、高熱、伴頭痛等全身中毒癥狀來看,有點類似破傷風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后者也是通過破損的傷口接觸感染,因此用抗菌素治療有效果。該病是通過傷口和消化道傳染給人,但加熱可被殺死,因此進食煮熟的豬肉沒有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