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大青楊一戰,由于我指戰員忠勇衛國、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以最低劣的武器,殺死敵寇二百余,接著又將棲霞與萊陽兩城先后光復。于是八路軍的威名傳遍了全膠東。人民抗日的怒潮,愈加洶涌澎湃起來。”——刻在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上的一段序文。
7月21日,山東抗日戰爭紀念地尋訪團來到青島平度市。
1938年10月發生在這里的大青楊戰斗,是繼雷神廟戰斗之后,八路軍在膠東與日軍打響的第一個大仗,擊斃擊傷日偽軍230余人。
戰前得到可靠情報
1938年10月,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剛剛在掖縣沙河鎮整編完畢,就得到可靠情報:占據平度城的日軍秋山旅團欲趁著五支隊初建、武器兵員尚不完備之機進行偷襲,妄圖一舉消滅五支隊。
為了粉碎敵人的這一陰謀,保持五支隊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所贏得的威望,繼雷神廟戰斗后打好第一個大仗,五支隊司令員高錦純、政治委員宋澄、參謀長趙錫純等同志對當時的政治形勢、雙方力量對比作了認真分析,決定由高錦純同志率領以趙一萍為團長的61團,于10月15日晚進駐大青楊一帶以逸待勞。
10月16日8時許,日軍秋山旅團在偽軍配合下,率部約400人及小股馬隊,攜迫擊炮數門、機槍數十挺,由平度城出發,直撲五支隊而來。當敵人行至棘子嶂村時,發現五支隊前沿連隊,即炮轟并包圍了該村。前沿連隊迅速應戰,戰斗打響,整個戰線長達十余里。在北盛家和大青楊兩村之間的爭奪戰尤為激烈,許多戰士身負重傷仍堅持戰斗,子彈打完了就和鬼子拼刺刀。戰斗自上午9時一直持續到下午4時,擊斃擊傷日偽軍230余人,敵殘部逃回山東平度城。
百余名群眾投入戰斗
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是在散存于膠東各地的抗日游擊隊的基礎上整編而成的,隊伍中武器嚴重匱乏,很多人還用著大刀長矛,“土壓五”鋼槍算是隊伍中很先進的武器,全隊中唯一一挺馬克沁重機槍,還是從蓬萊城吳佩孚家中起出的,只是半新。
就是憑借這樣的武器,五支隊打敗了裝備先進的日軍秋山旅團,這與群眾的密切配合是不可分的。大青楊戰斗打響后,村里有100多名群眾投入了戰斗,有的騰房子,有的送飯菜,有的抬擔架,有的送手榴彈,有的直接上前線參加拼殺。在戰斗危急時刻,村民張連岐動員左鄰右舍掩護八路軍戰士20多名,受到廣大軍民的贊揚。
八旬老人親睹戰斗場景
7月21日,在山東平度市店子鎮大青楊村,83歲的張克鵬和81歲的張升閣兩位老人向尋訪團記者回憶了當年看到的戰斗場景。
“10月16日那一天,農歷是八月廿三,鬼子打過來后,八路軍戰士讓百姓們都回家,關上門,不要觀看。但大家伙兒都想幫著八路軍打鬼子。”張克鵬說,他當時在家里就能聽到外面的炮彈聲和機槍聲,戰斗結束后的第二天,他的爺爺奶奶就忙著給八路軍傷員送飯吃。
“我們村的張同善差點把命丟了,他當時坐在家里,腰間掛著裝茶葉的小鐵筒,結果,一顆子彈穿門而過,正好打中他腰間的鐵筒,萬幸的是,張同善沒受一點兒傷。”張升閣告訴記者,他當時從墻上搭了個梯子往外看,看到不少戰士為了縮小目標,都是用腿夾著槍匍匐前進。大青楊戰斗中,日偽軍的炮彈炸毀了大青楊村4戶人家的房子。
日軍犯下累累罪行
在入侵平度近8年的時間里,日軍野蠻地燒殺、擄掠、奸淫,給平度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據統計,日軍在平度先后殘殺無辜百姓2000余人,燒毀房屋12000余間,抓勞工萬余人,此外還制造了多起慘案。
1938年3月25日,日軍突襲公婆廟村,用機槍掃射、火燒、刺刀穿、活埋等殘忍手段,殺害無辜村民108人,傷70余人,燒毀房屋800余間。
1941年4月16日,平度抗日民主政府在大澤山區舉辦教師培訓班,被日偽軍包圍,教育局長郁山和妻子黎芳及20余名教師、幾十名村民慘遭敵人殺害。
1943年10月7日,駐平度的日偽軍在鐘樓埠將27名壯年百姓刺殺后投入井內,并逼迫百姓把井填平。
1944年11月24日,平度、萊陽兩縣的日偽軍聯合“掃蕩”,包圍西洼子,日偽軍向地道口放火放毒,慘無人道地殺死民兵和村民33名。
……
民兵鑄就銅墻鐵壁
7月21日,山東抗日戰爭紀念地尋訪團拜訪了平度的“高家民兵聯防遺址”。1943年,膠東軍區授予高家民兵聯防“銅墻鐵壁”光榮稱號。
抗戰期間,鬼子在這一帶先后設立了20多個據點,但高家民兵在總指揮高祿云的帶領下,勇敢地同日寇展開斗爭,前后作戰600余次,殲敵700余人,繳獲槍支700多支、子彈1萬發,此外,還割破電纜650公斤,繳獲敵人戰馬7匹。
1938年7月,中共膠東特委派戰均平同志在羅頭村秘密發展黨員,成立了平度第一個黨支部,開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斗爭。
八年抗戰中,平度的土地上,先后有1384名先烈為祖國和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記者 呂華遠 陳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