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事幾個在一起討論藝術家———大家說,長發披肩、衣著松散的人臟兮兮的,可他們往往是藝術家。 這有誤解成分。肯定有假冒大師的主兒,可相當部分的確是并非做秀也并非不講究個人衛生的藝術家。 遺憾的是關于藝術家的誤解無孔不入。曾
有一本女性擇偶手冊,在《女人打死不能嫁的38種男人》一文中,藝術家位居第二,被貶為“智商低下,情商過剩;在乎浪漫而忽略生活實質”。言下之意,藝術家會把襪子漫天扔,因為他們不注意小節;藝術家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兩眼瞪著天花板,因為他們正在進行新一輪創作構思;藝術家還會像梵高、高更那樣尋花問柳,像畢加索那樣更換情人,像肖邦那樣手無縛雞之力——盡管我們的藝術家的藝術作品的價值不及大師們的零頭的零頭,但行為做派一點沒有出入。 藝術家到底招誰惹誰了?這個問題我想了又想:從血型上分析,他們可能屬于多血質浪漫型;從心理上分析,他們的童心可能總死不掉;從激素上分析,內非呔這種決定發情周期的激素可能多了點;從倫理上分析,他們的家庭概念相對薄弱,渴望自由…… 人各有志,還是不要用生活的碎片把藝術家打懵吧。 記得圈內有個外型酷似大駱駝的畫家,畫一些常人永遠看不懂的油畫,十年賣不掉一幅,終于家徒四壁,老婆實在受不了,將他掃地出門。離婚后他接著畫,常人依舊看不懂,但行家看出了他的進步——出頭之日,德國女畫商成了他的女友,他變成了一只無比性感的大駱駝。 按照人生均衡原理,藝術家在生活上低能,在高于生活的地方精深,所以,原諒他們吧!阿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