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基礎薄弱、語言和國際視野日益弱化 小留學生求職“先天不足”
晚報訊 據新聞晨報報道,優利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的資深顧問張侃介紹,目前的小留學生,與當年通過考G或考托出去的留學生有很多不同。由于他們出國前的能力、素質和
出國后的學習經歷截然不同,因而畢業回國后,小留學生的競爭力和工作能力與“海歸”不能同日而語。 年紀輕、基礎薄弱
小留學生大部分是高中畢業后出國留學的,其中不乏沒有考上大學的學生,因而,這群人比較年輕,而且在出國前的能力和素質都偏弱。而“海歸”人員大多數是讀了大學之后,通過考G或考托自己申請出去的,他們是大學生里的佼佼者,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比較高。
缺乏打工經歷
小留學生大多是被動出國,家庭條件較好,在海外,學費、衣食費用全部由父母提供,他們很少有國外打工的經驗。而“海歸”中大多數人都有打工賺學費的經歷。因而,獨立性較強,而且能吃苦耐勞。
優勢要5-10年才能顯現
張侃介紹,企業在招聘時,不再特別關注是留學生還是非留學生,他們看重的是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對沒有經驗的留學生和一般大學應屆畢業生,他們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對待。小留學生與國內的大學生相比,優勢在日益弱化,尤其是對一些剛回國的學生而言就更難顯現。出國留學的優勢只有在他們腳踏實地地工作5到10年后才能顯現。
語言和國際視野日益弱化
在求職過程中,對小留學生而言,語言還算稱得上是優勢。不過,現在國內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并不比小留學生差。另外,小留學生的專業知識先進,思路和方法也比較新。不過,任何專業知識都有自己的土壤,未必能馬上拿到國內就用,有時他們學到的知識離中國目前的狀況相差甚遠。
定位太高、心較浮躁
從校門到國門再到校門,現在回來的小留學生們對自己的定位都偏高。小留學生總以為自己留了學要有更好的職務和職位。
其實,人力資源部確定薪資是根據應聘者的工作能力而言的,并不會因為應聘者是留學生的身份而提高薪水。
對工作環境適應能力較差
小留學生由于年齡很小就到國外,很容易接受國外文化的熏陶,而對國內的工作環境知之甚少,與國內的相處方式形成一定隔閡。因而,小留學生回國之后,對國內工作環境的適應不如國內的學生那么如魚得水,適應國內的環境還需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