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來,陣陣不期而來的夏雨,成為城陽區干部群眾播綠不輟的好時節,從年初開始,城陽就明確雨季造林要完成全年任務的20%以上,并納入各街道建設“綠色城陽”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在春季造林結束后,雨季來臨之前,各級就提前投入到雨季造林準備工作之中。今年從區到街道都出臺了一系列鼓勵造
林綠化發展的政策,促進了全社會大搞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根據規劃,城陽區今年雨季造林的重點是,荒山、疏林地和坡度25度以上的退耕地;主要路域、流域沿線可視范圍內的山頭及道路綠化和見縫插綠工程。雨季造林樹種主要為以黑松、雪松、蜀檜為主的針葉林。全區雨季計劃造林860畝,目前已植樹160畝,其它造林所需苗木也已落實。
提前準備。雨季造林是一場攻堅戰。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及時下發了開展雨季造林的通知,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和要求。區里成立了雨季造林工作領導小組,并實行局領導包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包重點區域責任制,從整地、挖穴、栽植、管護,每個細節都進行現場督導把關。做到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整地挖穴、統一購苗,組織專業隊進行栽植,切實做到造一片、活一片,保證造林質量。
加強技術指導,提高雨季造林質量。雨季造林時間性強,雨情就是命令,時機就是效率。進入七月份以來,積極主動與嶗山氣象局保持密切聯系,了解雨期、雨量和規律特點,及早作出宏觀部署。并嚴格把握“雨不透不栽、天不連陰不栽、雨過天晴不栽”的原則。同時,嚴格技術規范,科學栽植,狠抓質量,把雨季造林與科學營林結合起來,堅持綠化美化結合,常綠樹與風景樹結合,喬灌結合,積極營造混交林,提高綠化檔次。山地采用“魚鱗坑”整地,合理進行換土,進行“一镢松”造林。各街道提前準備,選擇生育健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危害、無機械損傷的優質營養缽壯苗,并做到隨起苗、隨運輸、隨栽植,苗不過夜,根不日曬,保證苗木供應的質量。針對夏天氣溫高,水分蒸發量大的特點,在造林中采取一些保墑措施,進行樹下地膜或草墊覆蓋,提高造林成活率。
加大雨季造林以獎代補力度。為鼓勵群眾和社會各個層面投資造林綠化建設,提高雨季造林質量。區委、區政府把雨季造林納入重點工作督查范圍,同時規定,雨季造林同樣享受春季造林的獎勵政策,并提高獎勵標準,生態林給予每畝400元的補助或獎勵,新建綠地每畝獎勵1000元。為充分發揮全區森林資源管護人員的力量,使其由護林人轉為植林人,區森林資源管護大隊明確規定,要求每一名管護隊員雨季造林必須栽150-180棵樹,并確保成活率,苗木由街道提供。雨季造林結束,區對每名管護隊員的造林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并納入個人崗位目標考核,與工資獎金掛鉤。這一措施,極大地提高了森林資源管護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了全區造林綠化力量。(錢卓王劍國姚堯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