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創新、質量升級、名牌產品為依托,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知名品牌,以名牌產品和著名企業帶動濟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本報記者劉宗偉
廣告牌折射“短板”
經常出差濟
南的人也許會發現這樣一道現象:濟青高速路濟南入口處、濟南“大客廳”泉城廣場四周、市區內主要交通干道兩側,林立的戶外廣告幾乎全是濰柴動力、勝利油田、青島雙星、水井坊、伊利、聯想等外地品牌,濟南本土企業、本土產品的廣告牌很難見到。
“戶外廣告,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濟南造’品牌的弱勢。”8月4日晚,記者與濟南媒體幾個同行聊到該現象時,一老兄一言概之。
“濟南造”品牌少,其根本原因是,濟南強勢的名企偏少。經過近幾年結構調整,濟南工業年產值、利稅增速均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的高點。業績鼓舞人心,但細思忖就會發現,濟南工業這些成績集中在濟鋼、山水、重汽等“大牌”上,群星燦爛的局面尚未出現。前些年,濟南培育了輕騎、小鴨等知名品牌,曾經的ST陰影,一定程度上遮蓋了品牌的熠熠光輝。
“濟南這個城市很傳統,企業不注重策劃宣傳、不注重品牌建設,當家人不善于打‘組合拳’———把自己企業與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較好地結合、挖掘,然后包裝向外界推介,這些不足導致了干我們這行的生意難做。”濟南經二路上,幾家戶外廣告設計公司頗有同感。
啟動“品牌戰略”
濟南品牌偏少的現狀引起了決策層的關注,眼下,一場聲勢較大的“品牌戰略”正在啟動。
7月初,濟南市經委、質量技術監督局、工商局等部門聯合下發了“濟南市實施品牌戰略”公告。濟南市經委有關負責人稱,實施名牌戰略,其主要目的是,以技術創新、質量升級、名牌產品為依托,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知名品牌,以名牌產品和著名企業帶動濟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據介紹,目前,濟南已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個,山東名牌產品58個;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山東著名商標48個。“和一些先進城市相比,濟南在品牌建設方面差距不算小。”其根本原因我們不難理解:前幾年,濟南工業陷入低谷,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重振濟南工業已讓全市上下心力交瘁,無暇把品牌上升為一種戰略而規劃研究。現在,濟南工業走上了坦途,啟動品牌戰略,以品牌“催化劑”助推工業再上臺階,時機如同瓜熟蒂落。
通過自創、引進消化、聯合創建等方式建設品牌企業、名牌產品,這是濟南品牌戰略的著力點,濟南市希望以此培育一批品牌,并通過產生的品牌效應,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形成濟南工業經濟新的“引擎”。與此同時,濟南還將構建老字號、老品牌激活戰略。計劃經濟時代,濟南曾培育了“康巴絲”等一批名牌產品。進入市場經濟后,由于體制、機制等原因,這些品牌或遭遇淘汰銷聲匿跡,或深陷虧損泥沼淡出市場。“激活戰略”就是以新機制、新技術,讓老字號、老品牌起死回生,重放光彩。
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經濟———品牌城市,這是濟南市品牌戰略的主要元素,它們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在未來,將是濟南工業的又一重頭戲。
濟陽搶先出手
濟南市“品牌戰略”已得到了所轄區縣的積極響應。黃河北岸的濟陽縣,已結合自身實際,著手制訂實施品牌戰略具體措施。
濟陽縣委書記蘇樹偉告訴記者,濟陽過去基礎差、底子薄、影響力小,難以形成品牌優勢。隨著近幾年經濟快速發展,濟陽農業形成特色,工業迅速崛起,為培育品牌創造了條件。濟陽的思路是,引進外來品牌,在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制定上,突出對名牌產品的引進。外來品牌成功經驗、做法,可使本土品牌近距離學習借鑒,促進其盡快成長。同時,縣財政擬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企業自創品牌。
黃河大米、曲堤黃瓜、太平寶西瓜……近年來,濟陽培育了六大特色農業產品,不僅直供省城大超市、大賣場,而且遠銷上海、南京等地。近期,濟陽縣將對特色農產品整合,統一打“濟陽”品牌,提升濟陽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核心提示
不注重策劃宣傳、不注重品牌建設、不善于打“組合拳”———把自身與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較好地結合、挖掘,這是濟南企業亟需補的一門“功課”。
相關新聞
濟南品牌戰略解讀
實施原則
1、實施品牌戰略必須堅持五個結合。即:與技術創新相結合,與技術改造相結合,與質量管理相結合,與提升做大企業規模相結合,與爭創名牌產品、知名商標相結合。
2、以“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綱要中重點培育、扶持、發展的工業企業為載體,堅持突出重點,分出層次,整體推進。結合全市資源優勢,突出鋼鐵、汽車、電子信息、石化化纖、機械裝備、食品藥品六大產業鏈,制定實施品牌戰略發展規劃。發展目標
每年認定一批“濟南名牌”產品,爭創一批“山東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和“山東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到2010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創建“濟南名牌”產品300個、“山東名牌”產品和“中國名牌”產品100個;市工商局負責創建“山東省著名商標”100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0個。在此基礎上,市經委負責確認各級品牌100個,其中世界知名品牌10個,中國馳名品牌20個,山東著名品牌70個。獎勵
建立品牌戰略專項資金。該項資金從濟南工業經濟發展引導資金中安排,專項用于各級品牌的扶持和獎勵。每年度召開一次“品牌企業”授牌大會,對獲得各級品牌的企業進行一次性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