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轟動全國的兗州法庭血案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案在山東省肥城市法院一審有果,法院一審判決被告王德章、王義臣共同賠償原告趙偉醫療費等各項損失共計1萬余元,駁回了原告要求王德章、王義臣和兗州法院共同賠償42萬余元精神損害賠償等訴訟請求。
2002年12月17日8時30分左右,山東省充州市人民法院
在該院第一審判庭內,對王德章訴趙偉故意傷害一案進行宣判。王德章在身上偷藏了一把菜刀和一把錘子帶入法庭。在該案審判長顧峰宣判趙偉無罪,讓雙方當事人簽字時,坐在旁聽席上的王德章的兒子王義臣走到王德章跟前,阻止王德章簽字,并偷偷從王德章身上摸起菜刀藏在自己身上。王德章當即拒絕簽字。該案審判長顧峰走到被告席讓趙偉簽字。此時,王德章繞過審判臺,突然竄至趙偉跟前,手持鐵錘向趙偉頭部亂砸,由于趙偉躲閃及法官顧峰等人的全力制止,鐵錘只砸在了趙偉的背部。同時,王義臣手持菜刀沖向趙偉,砍向趙偉前額,盡管趙偉下意識地用胳膊阻擋,充州法院干警奮力阻攔,菜刀還是砍在了趙偉的前額,留下長6厘米的刀傷。經法醫鑒定,趙偉系輕傷。后王氏父子被在場的法官及法警制服。
2003年9月3日,經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肥城法院刑事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了王德章父子行兇一案。被害人暨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趙偉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撤回了民事訴訟,法庭當庭裁定準予撤訴。肥城法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王義臣、王德章有期徒刑八年和三年,并沒收作案工具菜刀一把,鐵錘一把。案件上訴后,泰安中院裁定維持原判。
刑事案件結案后,趙偉又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王德章、王義臣父子和兗州法院共同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精神損失費和其他損失46萬元,其中精神損害賠償42.58萬元。由于該案影響重大,山東省高院慎重考慮后,再次指定肥城法院審理。6月21日,肥城法院在濟寧市市中區法院第一審判庭敲響法槌。
法院認為,《民法通則》及其意見雖然規定了“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給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已有1995年施行的《國家賠償法》予以調整,特別法應優于普通法適用。因此,即使原告認為被告兗州法院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存有重大過錯,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也應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按有關程序進行處理,而不應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對兗州法院提起訴訟。另原告依據最高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認為被告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而致其損害,因本條規定的主體是“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法院審判行為不是“經營活動”,也不是“其他社會活動”,而是一種特定的國家行為,故不適用本條。至于原告趙偉提出的高達40多萬元的精神損失費,合議庭認為,原告在刑事案件中曾附帶提起,后又撤訴,根據最高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中,關于“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規定,且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原告趙偉屬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未支持其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法院對王德章、王義臣二人的不法侵害行為給原告趙偉造成的損失依法予以支持。綜上,法院作出上述判決。(作者/趙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