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報道,日前日本防衛廳和美軍太平洋總部作戰部門向外界發布消息,日本陸上自衛隊和美國陸軍將于明年1月舉行代號為“山櫻”的聯合軍事演習,本次演習的內容竟是模擬美日兩軍攜手搶奪“遭入侵的日本西南孤島”。“山櫻”是美日聯合計算機模擬的例行年度演習,由美國陸軍第1軍和日本的陸上自衛隊為參戰主體
,通常以“保衛日本本土”為目的。今年突然演練島嶼防御,而且以“西南孤島”這一對釣魚島的慣常模糊稱謂做地點,表明日本的目光已不安于內視,再度蠢蠢欲動向外窺探。
盡管這個征兆尚未完全演變為現實,但我們必須有所準備:當日本防衛思想開始“轉守為攻”的戰略調整后,勢必帶來日本自衛隊職能的變化,進而對東亞甚至更大范圍的形勢產生一系列的沖擊。而美國在自己戰略利益算計下助長日本重歸以武擴張舊路,最終會發現:利益保證不會強化,被拖入泥淖甚至遭到反噬的可能性倒會增加。
演習處處皆針對中國 方案似出自日本之手
2006年的“山櫻”演習方案,處處針對中國,甚至對此毫不掩飾。方案稱:在“來自西南方面的強大武裝力量”、“入侵西南孤島”后,日美兩國最高當局立即指示兩國軍隊啟動“緊急應對預案”,積極做“搶奪孤島的準備”。在向“西南方面的強大武裝力量”施加外交壓力和“國際群體壓力”的同時,日美兩軍開始全力準備武力搶奪秘密行動。在“西南方面的強大武裝力量”開始麻痹的情況下,日本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軍步兵聯隊將空降“孤島”,西部方面軍所屬的九州各縣武裝部隊和美國陸軍第一軍則在離“孤島”最近的地區待命,隨時準備向“孤島”派出9000名武裝陸軍,海上自衛隊的艦隊隨時準備“切斷入侵部隊的增援力量”,最終迫使“孤島入侵部隊”全部投降或者“悉數被殲”。
從其內容看,演習方案頗可能出自日本之手。因為:“來自西南方面的強大武裝力量”顯然是從日本地理位置的視野對中國的描述,日本西南島嶼的九州地區和沖繩距離中國最近,且駐防該地區的西部軍區的主要防御對象就是中國;“西南孤島”則是日本在特定時候對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的常用特指。不能不看到,日本所謂“西南方面”距離臺島也很近,演習方案不排除借“保衛西南孤島”熟悉地形氣候等一系列數據,為必要時染指臺海作準備的可能。
演習戰略意味大于以往 日美欲達目的各不相同
雖然是一次年度例行演習,但2006“山櫻”的戰略味道卻大大濃于往年。不過,合作的日美兩方通過軍演想傳遞的信號卻不盡相同。
日本欲通過演習告訴外界對于有爭議的“孤島”———釣魚島和沖之鳥礁甚至獨島的“捍衛”決心。但因韓國與美國同樣存在軍事同盟關系,日本并沒有以武奪獨島的“合法路徑”,因此實際上日本借美之力耀武揚威,完全是做給中國看的。此外,日本對中國東海氣田開發頗為氣急敗壞,雖然目前僅限于外交“抗議”和鼓勵本國企業攪局的階段,但軍事準備以達到“威嚇作用”,顯然是日本可能考慮的方案之一。打“臺灣牌”同樣是日本戀戀不舍的另一個心思,如果以軍事姿態起到遏制中國大陸的作用,則必然對長期保持日本在臺舊有影響有利,同時也可以小小地警告一下臺灣:不要指望在“漁權”甚至“釣魚島主權”上與日本置喙。
除了現實因素,還與關聯記憶有關。日本一直割舍不下帝國舊夢,百年以來日本一直視中國為其實現世界大國夢的跳板,而當代中國正成為日本舊夢的巨大障礙,可日本內心仍在記憶作用下看不起中國,覺得挑釁中國很“安全”。在此情況下,日本一些戰略家們視中國為潛在敵人的思維始終發達。
美國與日本一致之處是遏制中國,但是美國與中國沒有現實的領土爭議。美國更多地著眼于戰略層面:“山櫻”可以抵消中俄軍演帶來的沖擊,可以給中俄和上合組織其他成員一點“顏色”。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出警告:美國才是秩序的主宰,誰也別想改變。
增強國防力量是中國時代命題
日本去年制定的新防衛計劃大綱中已明確提出把防衛的重點從被入侵的本土轉為被入侵的孤島。日本去年8月還以建立從事國際反恐的特種部隊為名,計劃于2006年內正式組成“中央機動集團”,該部隊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其島嶼作戰能力。日本還加大了對基西南軍區的投入,使其成為日本五大軍區之首。日本的軍事戰略重點昭然若揭。
現實告訴我們,全球化時代和經濟利益共享可以對避免軍事沖突起一些作用,但并不能完全保證和平。和平不會自愿到來,還需以強大的國防力量做保證。因此,雖然中國現在處于發展的平靜期,但仍不能忘掉增強國防力量這一時代命題,在確保和平的同時,確保中國戰勝種種挑戰。(徐立凡)